第二十七章暑假的“预习计划”
七月的阳光把小院晒得暖融融的,蝉鸣从院角的梧桐树上飘下来,落在林晓雨摊开的高一数学课本上。她的指尖捏着支蓝色水笔,在“函数图像”那页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抛物线,纸页边缘被指甲捋得发毛——这是她借邻居林墨学长的旧课本,封面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上面写着“遇到拐点别慌,先找定义域”,字迹清隽,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坐标轴。
“又卡壳了?”妈妈端着盘切好的西瓜走过来,玻璃盘放在书桌角,西瓜的甜香混着墨水味,在空气里漫开。“林墨今天没去图书馆吧?刚才我买菜回来,看到他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还晾着书呢。”
晓雨抬头时,阳光刚好透过纱窗,在课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把“二次函数”四个字照得有点晃眼。她咬了口西瓜,甜汁在嘴里散开,却没压下心里的烦躁——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卡在同一道题上了,不管怎么套公式,算出来的结果都和参考答案对不上,草稿纸上画满了作废的抛物线,像团乱麻。
“我去问问他。”晓雨把水笔往课本上一放,抓起草稿纸就往门外跑。林墨是市一中的高二学生,去年以全市前十的成绩考上的,平时话不多,却总愿意帮她解答难题。他家就在隔壁,院子里的葡萄架爬得满架都是,绿莹莹的叶子间挂着串青葡萄,像缀着的小翡翠。
“林墨学长!”晓雨在院门口喊了一声,看到葡萄架下的石凳上,林墨正抱着本历史书,膝盖上放着个棕色封面的笔记本,封皮磨得有点发亮,是他常用的错题本。
林墨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把书放在石凳上:“是晓雨啊,遇到难题了?”他的声音很温和,像夏天的风,带着点葡萄叶的清香。
晓雨把草稿纸递过去,指着上面的错题:“学长,这道二次函数题,我算了三次,结果都不一样,不知道哪里错了。”她的指尖有点发颤,怕自己问的问题太简单,被笑话。
林墨接过草稿纸,仔细看了看,然后从笔记本里掏出支红笔,在草稿纸上圈了个地方:“你看,这里的定义域错了,题目里说x≥1,你算的时候没考虑,所以后面的极值就错了。”他的笔尖在纸上轻轻划了条线,“就像走路要先看路牌,解题也要先看清‘规则’。”
晓雨凑过去看,果然,自己在列公式时,把x的取值范围漏掉了,导致后面的计算全错了。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总忘了看定义域,下次一定注意。”
“正常,刚开始学函数都这样。”林墨把笔记本翻开,里面是他整理的错题,每道题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错误原因和知识点,“我高一的时候,也总在定义域上栽跟头,后来整理了个‘易错点清单’,每天看一遍,就记住了。”他把笔记本递给晓雨,“你可以参考我的方法,把每次错的地方记下来,下次就不会再犯了。”
晓雨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纸页上的字迹,突然看到其中一页夹着张市一中的文学社招新海报,上面写着“寻找有温度的文字”,旁边还有林墨的批注:“去年没敢报名,今年想试试。”她想起自己的目标,眼睛一下子亮了:“学长,市一中的文学社怎么样?我也想报名。”
“挺好的,每周都有写作分享会,还会办校刊。”林墨笑了,推了推眼镜,“我去年听学姐说,有个初三的学妹投稿特别厉害,叫林晓雨,是不是你?”
晓雨的脸一下子红了,没想到自己的文章居然被学长知道。她点点头,又摇摇头:“只是发表了一篇,不算厉害。”
“能发表就很厉害了。”林墨把笔记本合上,还给她,“高中的知识比初中难,但只要坚持整理错题,提前预习,肯定能跟上。对了,这道题你再算一遍,我看看。”
晓雨拿起笔,按照林墨说的,先确认定义域,再一步步列公式,这次算出来的结果终于和参考答案对上了。她兴奋地举起草稿纸:“学长,我算对了!”
“真棒。”林墨笑着点头,指了指院子里的葡萄架,“等葡萄熟了,我叫你过来吃,到时候再给你分享点高中的学习方法。”
晓雨点点头,抱着笔记本和课本,开开心心地回了家。下午的阳光更暖了,她坐在书桌前,按照林墨的方法,把今天的错题整理到预习本上,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错误原因:“忘记考虑定义域,下次解题前先圈出已知条件”。预习本是米黄色的,封面上有苏晴画的小太阳,她在小太阳旁边写了“今日目标:掌握二次函数定义域”,字迹用力得把纸都压出了浅浅的痕迹。
傍晚的时候,晓雨收到苏晴的微信,苏晴发来一张自己的预习笔记,上面写着“今天学了物理受力分析,有点难,但会继续加油”,还配了个加油的表情包。晓雨赶紧拍了自己整理的错题本发给她,回复:“我今天请教了邻居学长,学会了整理错题,下次我们一起讨论难题吧!”
苏晴很快回复:“好啊!虽然我们要去不同的高中,但也要一起进步,别忘了我们的海边约定!”
晓雨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暖暖的。她抬头看向窗外,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院角的梧桐树上,蝉鸣渐渐轻了,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她摸了摸桌上的高一课本,突然觉得高中不再遥远,那些曾经觉得难的知识,只要一步步来,总能掌握;那些期待的日子,只要坚持,总能到达。
晚上,晓雨在台灯下继续预习,暖黄色的灯光照在课本上,把“函数图像”照得格外清晰。她想起林墨学长的笔记本,想起苏晴的加油,想起市一中的文学社,突然觉得这个暑假的预习计划,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奔赴一场充满期待的青春旅程。她在预习本的最后一页写下:“加油,林晓雨,未来可期。”,末尾画了个小小的抛物线,旁边标着“定义域:梦想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