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青春印记:晓雨成长纪年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十五 毕业典礼的“赠言”(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毕业典礼的“赠言”

六月的礼堂浸在暖融融的阳光里,彩色气球挂在红色的幕布上,“明德中学2023届毕业典礼”的横幅被风吹得轻轻晃,边角的金线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林晓雨坐在第三排,手里攥着支浅粉色的钢笔——笔杆上印着小小的太阳图案,是苏晴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说“写赠言要用好看的笔,才配得上我们的青春”。

“晓雨,该给我写啦!”前排的文艺委员转过来,把毕业纪念册递到她面前,册子里已经签满了名字,有的画着笑脸,有的写着“前程似锦”,最上面还贴着张班级合照,照片里的大家都穿着蓝白校服,笑得露出小虎牙。“你可得给我写点特别的,别跟别人一样就写‘加油’。”

晓雨笑着接过纪念册,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想起文艺委员每次元旦晚会都拉着她练合唱,嗓子哑了还坚持教大家和声。她写下:“记得你教我们唱《起风了》时,说‘青春就该大声唱’,以后到了高中,也要继续做闪闪发光的小歌手呀!——晓雨”,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麦克风,和文艺委员平时用的那个一模一样。

“哇!好可爱!”文艺委员接过纪念册,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我也给你写了,在最后一页,你等会儿看!”

礼堂里渐渐热闹起来,同学们互相递着纪念册,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女生的笑声和男生的打闹声,还有人偷偷抹眼泪——后排的王浩刚给同桌写完赠言,就红了眼眶,嘴里还嘴硬:“风太大,吹得眼睛疼。”

“晓雨,你的。”苏晴坐在旁边,把自己的纪念册推过来,册子里夹着张晒干的银杏叶——是去年秋天她们在图书馆捡的,当时晓雨说“银杏叶能保存很久,像我们的友谊”。苏晴的字带着点圆滚滚的可爱,在纸上写着:“海边的约定我没忘,市一中的樱花和启明的香樟,都是我们青春的记号。以后每周都要微信聊天,不准偷偷不回消息!——永远的苏晴”

晓雨的指尖拂过那片银杏叶,叶脉清晰得像她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在操场晨跑,一起熬夜整理复习笔记,一起在养老院陪张奶奶视频。她突然想起填报志愿时的纠结,苏晴说“就算不在一个高中,我们也是最好的朋友”,原来真正的友谊,从来不怕距离。

“请各班班长上台领取毕业证书!”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林晓雨看着班长快步走上台,手里捧着红色的证书,阳光落在证书的金边的上,像镀了层温暖的光。她摸了摸书包里的文学社纪念册,里面夹着她第一次发表的文章,还有周学姐送她的樱花书签,心里突然有点慌——毕业就像道分水岭,把初中的日子和未来隔开,可她还没来得及和过去好好告别。

就在这时,班长突然朝她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着“林晓雨收”,字迹有点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晓雨,刚才有个快递员送来的,说是给你的。”班长把信封递过来,“看字迹像个男生写的,会不会是……”

林晓雨的心跳突然加速,指尖捏着信封的边角,有点发颤。她想起初二那年,陈阳转学的前一天,也是这样递给她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张画着小太阳的便签,写着“保持联系”。难道是他?可他去年转去了邻市,怎么会知道她的毕业典礼?

周围的同学都好奇地凑过来,苏晴拍了拍她的肩膀:“快打开看看!说不定是惊喜呢!”

林晓雨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里面是张浅蓝色的信纸,纸上印着淡淡的樱花图案——和她之前收到的市一中明信片上的樱花一模一样。信纸的字迹清秀,带着点男生特有的力度,末尾的“走”字收笔带了个小弯钩,像片轻轻垂着的柳叶——是陈阳!她永远记得,陈阳写“走”字时总爱带个弯钩,说“这样像在跟过去挥手”。

“晓雨:

见字如面。

我在邻市的毕业典礼上,看到窗外的梧桐,突然想起咱们教室后窗的窗台——你还记得吗?初一那年我偷偷放了颗奶糖在那里,你说奶糖是橘子味的,其实我买的是草莓味,后来我每次看到橘子味的糖,都想起你皱着眉说‘不好吃’的样子。

去年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你投稿的《旧书里的阳光》,特意截图保存了,你写的学姐批注,让我想起你当时拿着童话书跟我分享的样子,眼睛亮得像星星。我妈说,今年秋天我可能会转回来读高中,就在市一中旁边的启明中学,听说两校离得很近,以后说不定能在樱花树下遇见你。

毕业典礼快乐,别忘记我们的约定——高中再相见。

陈阳

2023年6月20日”

信纸的背面,还画着个小小的秘密基地——和教室后窗的窗台一模一样,上面放着颗奶糖,旁边写着“橘子味的回忆”。林晓雨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信纸上,晕开了“樱花树下遇见你”几个字,像把期待泡得软软的。

“是陈阳寄来的?”苏晴凑过来,看到信上的画,笑着拍了拍她的背,“我就说他不会忘!以后你们在两个高中,说不定还能一起回家呢!”

林晓雨把信纸小心地折起来,夹在苏晴的纪念册里,和那片银杏叶放在一起。她抬头看向礼堂的舞台,校长正在给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舞台上,像铺了层金色的地毯。周围的同学开始唱起《同桌的你》,文艺委员的声音最亮,带着点哽咽,却唱得格外认真。

“晓雨,我们也合唱吧!”苏晴拉着她的手,跟着音乐轻轻唱起来。林晓雨看着身边笑着哭的同学们,看着手里的纪念册,看着夹在里面的信和银杏叶,突然明白,毕业典礼不是告别,而是把初中的回忆打包,带着它们走向未来。那些写在赠言里的祝福,那些藏在信里的约定,都会像星星一样,照亮高中的路。

散场时,阳光依旧温暖,栀子花的香味从礼堂外飘进来。林晓雨和苏晴手牵手走在校园里,手里拿着红色的毕业证书,证书的金边在光里闪着。“以后每周六下午,我们去市一中看樱花吧!”苏晴笑着说,帆布包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好啊,”林晓雨点头,摸了摸书包里的信,“还要带上陈阳,一起去我们的秘密基地——不对,是新的秘密基地。”

风拂过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像在为她们的约定鼓掌。林晓雨知道,初中的故事结束了,但青春里的友谊和约定,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