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累了,小丫鬟去陪老夫人。贴)“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下)丽娘独自叹春:(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呵春,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遂入春梦。
众花神着荷花衣裙,头戴花饰,双手执花束,拥生而上。柳梦梅气宇轩昂,玉树临风,手执一以松竹梅为图的折扇,一声高亢的独白亮相,博得满堂彩。他折得半枝垂柳,与丽娘相见恨晚。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画眉序】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开遍。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督春工珍护芳菲,免被那晓风吹颤。使佳人才子少系念,梦儿也十分欢忭。湖山畔,湖山畔,云缠雨绵。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惹下蜂愁蝶恋。三生石上缘,非因梦幻。一枕华胥,两下遽然。在花神的伴舞下,二人缠绵悱恻。山桃红】(生)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妙,我欲去还留恋,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正是:“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梦醒时分,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春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丽娘随抑郁成疾而亡。这一节唱词优雅婉转,演员把男女之间的倾慕,嗔怒,羞涩,欲迎还拒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种身段,一种姿势,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昆曲的典型曲谱,让人体会到旋律之美。亨利这个五音不全的人也不由自主用脚打起了拍子,随着唱词哼了起来。随来的女老师很是诧异,问到:你还会昆曲?我笑答:不会。被曲调所感染了。她笑了。亨利解释说,这个昆曲的唱法都是最后四个字用四分之四的拍子,在第三,四句时加以修饰的变化,尾音拖长,有规律。我接着又大吹戏剧都有特点:京剧梅派特点是眼珠不动,程派是捏着嗓子,黄梅戏像唱歌,秦腔吼出来等。女老师啧啧称赞。
正聊得热闹,旁边谁家的小姑娘捂住眼睛说:鬼,鬼,鬼;怕,怕,怕。原来戏演到了阴判还魂一节。丽娘着一身素,以小碎步走上台来,似凌波微步,似水上漂。据说这种扮演鬼魂走路的小碎步是很难的一种功夫,正所谓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演员精湛的技艺展现了角色从心灵到外形的美,由此可以想象我国人民从古到今都一直追求真善美。连鬼魂都让你觉得美不胜收。更何况还有聊斋里那些美丽的狐狸精呢。而西方电影里的那些吸血鬼都狰狞恐怖,也不知他们是什么审美情趣。在众人的簇拥下,着大红间黄金蟒袍的花脸判官一声断喝,亮相上台,无常连续翻出筋斗,小鬼倒立,牛头马面一字排开,好一个威严的阴曹地府。台下遂掌声一片。在问了丽娘为何来到阴间,惊诧丽娘的美丽,他说我阎君在世之时也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这句现代版的反串台词让所有的人都被逗笑了。在查了生死簿,姻缘薄后,赠丽娘还魂香,许她与柳梦梅相会。…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正的爱情可以跨越生与死的界限,这让我们现代人对现在日益物欲化的爱情深感惭愧。好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样。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欣赏节目的时候,整个剧场秩序井然,观众无一喧哗。足见我们学生的素质是越来越高了。亨利把他的感受用拙笔记了下来,希望你能喜欢,更希望你会由此喜欢上昆曲。喜欢汤显祖。喜欢牡丹亭。
仙类丹英回应道:哇。真好文也。看了此文,感触良多,实难以一一细说。简单说几个:一,高雅艺术进校园,主动让年轻人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失为良策。二,自譽对文艺有兴趣的我,竟然连《牡丹亭》都没看过,惭愧惭愧;三,都说昆曲是中华戏曲的老祖宗,难道比秦腔还古老?这一段史实还要再学学;四,仔细想想,中华文化中的经典真的没看多少,此生荒废了呀。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都能展开说太多。老兄,我痛心呀。
维克多泰勒则写道;《牡丹亭》在实际之交曾在美国巡演,轰动大洋彼岸。特别是在高校巡演过程中,尽显文化的魅力。除了让西方学生领略东方文化的魅力,更让人们深刻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大同’。在北京时,我们曾邀英国伦敦话剧团华北巡演团来我院演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演出前给学生和老师做了莎士比亚戏剧及思想的讲座,专题诠释了《李尔王》全剧的内容。演出时,台上演员全身心投入,敬业之极。每个表情,动作,台词都显示出欧洲文化熏陶出的功力。我们最为感叹的是,全部演出时,千人大礼堂安安静静。与平时上大课,开会形成千壤之别。可见大学的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之重要。赞你的美文。老同学,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讲述的是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老昏聩,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结果自己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伍。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亚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缘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另一条次线索是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了长子爱德加。后来由于他同情李尔,被挖去双目,在野外流浪时遇到沦为乞丐的儿子爱德加,由他搀扶前行,却不知搀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赶出门的儿子。庶子爱德蒙继承爵位后,同时与李尔的长女、次女勾搭,害得她们争风吃醋,相互残杀,最后次女被毒死,长女谋杀亲夫的阴谋败露后自杀。爱德蒙受到爱德加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
剧中对白精彩,尽显了作者的语言天赋和才华。是所有英语学习者的范本,也深得大家的喜爱。
五月真是个火热繁忙的季节。连续的加班,真是觉得有些疲惫了。有朋友送了话剧《白鹿原》的票,正好调节一下,亨利随调了班。洗澡换衣,陪北京来的客人坐地铁后改步行赶到西安人民剧院,一起去观赏吴京安主演的西安外事话剧团版的《白鹿原》。话剧《白鹿原》根据陈忠实获矛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由黄藤,赵思源等编剧,除吴京安,还有赵思源,邓立鹏,李宝安等主创主演。《白鹿原》是一部渭河,秦川变迁,北方乡村多彩惊心的史卷。几个家族,几代人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争斗不息,演绎了多少个扣人心弦的悲壮情节。这是完成小说与观众交流的另一种形式。连刚刚在四月底去世的作者陈忠实先生也觉得新奇而新鲜。为了表示对作者的哀悼和敬意,黄老师特意嘱咐大家穿干净素雅一些。亨利则拿起数码相机,为大家在西安人民剧院前的话剧《白鹿原》巨幅海报下留了影。
西安人民剧院对每个在西安工作和学习过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文化符号。在儿时,我们看过《红孩子》。还记得那首《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那熟悉的的旋律吗?而今坐在红色的靠椅里,真是有许多感慨。
话剧以读书的形式展开:苍凉荒芜的白鹿原上方,陈忠实先生的像高悬正中,左侧《白鹿原》的巨型书缓缓打开,响起读书声:在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披红戴花的白嘉轩伸开双手,六个穿着红色嫁衣,蒙着红盖头的女子姿态各异的缓缓倒下。只抱住了第七个叫做香草的女人。话剧以这种极具震撼力的舞台表演,表现了白嘉轩六娶六丧。给人以深刻印象。亨利注意到:原文中的睡过被改编者改成了娶过。可能是为了更文学一些,适合高雅人群。毕竟话剧现在已经不是普通人经常能看和能看得起的东东。而亨利觉着原文似乎还是准确一些。
几乎耗尽了家产,在白嘉轩请阴阳先生的路上,无意间在鹿子霖的漫坡地上发现了一株奇形珍草,他的大姐夫朱先生说那是白鹿原古老传说中那只能带来吉祥的白鹿的化身。白嘉轩便使了些心机从贪图便宜的鹿子霖手中换到了那块白鹿显灵的地。接着他把祖坟迁到了这块风水宝地上,又进山娶了做药材生意的吴长贵的五女吴仙草为妻。与此同时,白嘉轩也带回来了罂粟种子。然而姐夫朱先生却大力反对罂粟的种植,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种罂粟给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此外,仙草先后为白家生下了大儿子孝文和二儿子孝武。可以说,吉祥的白鹿的化身让白家从此人才两旺。这一节,话剧以她特有的舞台表现形式,用大片火红的色调,表现了罂粟花的盛开;而以白鹿原为背景的火热的劳动场景,则在思源学院师生的演绎下,让人如身临其境。卡通化的图腾白鹿,使人感慨炎黄子孙自始至终追求幸福生活的坚韧。而白嘉轩的狡诈,鹿子霖的贪婪则是用话剧的对白淋漓尽致的展现,体现了演员深厚的功底。
白嘉轩唯一的女儿白灵心灵手巧,绣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白鹿。她憧憬未来,违父命,弃读书,离家出走。而后生黑娃则做麦客。狂恋郭举人的妾田小娥,冲破桎梏,将小娥带回白鹿原。白家拒绝其入祠堂。他们依然住到村外的破窑里。黑娃愤而为匪,并参加了农民运动。
受兆鹏派遣去城里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黑娃归来后,在白鹿原掀起了一股“一切权力归农会”的风潮。正月初一这一天,白鹿原农民协会总部成立大会在白鹿村祠堂前的戏楼上召开。黑娃砸了祠堂,农协批斗了贪赃的总乡约田福贤和鹿子霖等,并铡了作恶多端的碗客庞克恭和三官庙的老和尚。黑娃,小娥成了农会弄潮儿。
“四一二”后国共分裂。兆鹏和黑娃逃进山里,田福贤在祠堂前的戏楼上疯狂惩治农民协会骨干。而此刻白嘉轩正领着人修复祠堂。之后,白嘉轩召集了一次族人大会,孝文手执乡约领众人诵读。鹿子霖却嘲讽白家父子只会在祠堂里弄事。他仍任白鹿原第一保障所乡约,也效法田福贤,在戏楼上惩治小娥等农协骨干。白嘉轩跪地求情,自责身为族长没有管教好族人。此时,逃往外地是黑娃已做了习旅长的贴身警卫。话剧以群演的模式,生动表现了政权易帜,时事难料的激烈和悲惨。展现了人的命运的跌宕起伏,使观众为之动情。
为了阻断共产党在原上的活动和抓住兆鹏和黑娃,田福贤召开家属会,动员跑了的农协会员回来请求宽容。小娥求鹿子霖帮忙,鹿子霖借机常去小娥的窑洞过夜,不料被光棍狗蛋发现。鹿子霖设计使狗蛋掉入陷阱,狗蛋小娥一起被抓,白嘉轩按《乡约》把二人用刺棘吊打了一顿。后鹿子霖唆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在邻村贺家坊的“忙罢会”夜里,戏迷白孝文被田小娥用手段逼进了一个破窑。等孝文回到家里,黑娃已经为了替小娥报仇将家里洗劫一空,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打折了白嘉轩那挺直的腰杆。在白鹿村的“忙罢会”上,白嘉轩带伤出席。鹿兆海也出现在会场上,他已投靠国民党,即将随军开往前线。由于政治思想的分歧,他和白灵的感情有了裂痕。而白灵毕业以后以教员的公开身份做地下工作,通过兆鹏的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对兆鹏的感情日益加深。在共同的斗争生活中,两人的感情日益加深,终于正式结合。值得称赞的是名演员周京安,白嘉轩的扮演者,在后面的戏里,为了表现被打折的腰,一直半弯着腰表演到剧终。谢幕时才直起身来。这种敬业的精神很是令人佩服。
被小娥迷住的孝文经常去小娥的窑洞睡觉。白嘉轩得知后差一点气死,决定严惩孝文以整顿门风。他断然与孝文分家,并在祠堂前处罚孝文。一场史无前例的旱灾降临到白鹿原上,找父亲借粮被拒绝后,孝文把两亩水地和三间门房都卖给了鹿子霖。他的老婆已饿死,自己却染上了大烟,卖地卖房的钱都被他和小娥挥霍一空。不久,在饥饿和烟瘾的逼使下,只得出村讨饭。鹿子霖和田福贤见他可怜,荐举他参加了县保安大队。一月后,黑娃悄然回村给小娥送粮食,得知小娥已被人害死。他先后摸进鹿子霖和白嘉轩家中报仇,不料最后却得知是父亲鹿三杀了小娥。这一节最令人震撼的当属鹿三杀死田小娥了。鹿三目睹白嘉轩家败礼乱,遂起杀心。在雪花满天的夜,田小娥痛陈了自己原本出身诗书人家,只因欠下郭举人的债,无奈做小……她夺过鹿三的梭镖,戳向自己而归去。鹿三的长啸,漫天雪使这种悲剧色彩更加浓烈。亨利不禁想到托尔斯泰中的马斯洛娃,一个出身卑贱的人最后也选择了走向革命。而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身处绝境的弱女子似乎只有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