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小鲜(科举)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 107 章 财政(三)(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九月底,休沐,汪扶风师徒俩来董府蹭饭,这次顺利坐到了内厅。

秦放鹤将这些日子草拟的上书初稿呈给董春,然后就跟汪扶风一起坐在旁边剥松子。

下头人进献给董春的松子也不是外头能见到的,颗颗饱满,粒粒圆润,油脂也丰富,出奇的香。

九月底,差不多是后世十一月了,地罩银霜,多有碎琼,寒意彻骨。董府起了地龙,热力流通地道、墙柱游走各方,屋子里暖烘烘的,很舒服。

桌上摆着打理精细的山茶花,一为艳丽的状元红,另外两盆则是白色和红色的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并不是一棵树上开十八朵或十八个颜色的花,而是这个品种的山茶花瓣繁复,数量众多,层层叠叠可达二十轮之巨,但以十八轮最为常见,以此而得名。

望燕台的冬日寒冷漫长,室内又干燥,根本不适合山茶生长,但这几盆花却都枝繁叶茂,叶片浓翠油亮,花瓣肥厚饱满,简直比在原产地长得更好,可见侍弄之用心。

秦放鹤跟汪扶风用心赏了一回山茶,还来了联句,见董春还在埋头看稿子,才开始说话。

“二师伯今年还不回京么?”秦放鹤小声问。

董春共收弟子三人,大师伯庄隐已经见过,唯独那位二师伯,久在地方,只有书信往来。如今临近年关,各处官员陆续入京述职,却仍不见自家动静,秦放鹤心里就有了猜测。

汪扶风剥一粒吃一粒,剥的赶不上吃的快,眼见弟子手边堆起松子小山,心痒难耐,索性一把抓过来,一口吃了,果然满嘴喷香。

秦放鹤:“……”

不是,您好歹给我留一粒!

汪扶风对弟子怨怒的眼神视而不见,舒舒服服挪了挪屁股,让自己坐得更舒服,“除非我或是你大师伯外放,不然……”

董门就这么几个核心人员,不可能都在中央扎堆儿,除非极限一换一,不然那位二师兄,只怕就要一直在外打转了。

没见庄隐的弟子胡立宗被派去南下巡堤,阁老的长子也是五七年没回家了吗?

那边董春带着御赐玳瑁小眼镜细细看完,沉吟片刻,“旁的倒也罢了,只是瞧你的意思,似乎十分笃定那几国矿藏丰饶。”

这小子做的计策不算多么高明,甚至可以说卑鄙,一般要面子的大臣决计不肯往这边想。所幸很实用,且借助年末万国来朝的时机,非常容易推行。

计划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如高丽、倭国等口口声声仰慕中原文明的,此番就不单独赐书了,而是派一批儒生过去传道授业,或者说洗脑。

若果然能策反一批高层,兵不血刃,自然是上上之策。

但想来也没那么顺利,所以与儒生们一同前往的,必然还要有卫队随行。

尔等地方医学、农学也都落后,这些人才,一并派过去一些!

但实在太珍贵了,我朝乃忍痛割爱,少不得随行护卫。

只要他们同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当然,理由充分,想必也不会不同意。

不同意就什么都别要了。

而有一就有二,只要开了头,这次驻扎一百人,下次就能二百人,三百人……既然这么多人过去,我们也不白吃白喝,按时派船队过去补给、轮换也很正常吧?

来都来了,我们顺便带点□□珍贵特产,开个国家对外贸易,减少中间商赚差价,你们肯定也特别欢迎吧?

或许他们一开始不习惯,但不要紧,温水煮蛙,一回生二回熟,多来往几趟,也就习以为常。

只要习惯了,那里就可以慢慢发展成大禄朝的海外基地……

先不说那么远,头一批派过去的使者和护卫队中能安插的人手就太多了,勘察矿藏的熟练矿工、算学生、医官、农科等人才,借着帮助他国开垦农桑的由头,深入勘察,看到底什么地方有甚么矿藏,甚么药材,需要如何开采,大致回报率多少。

此为其一。

其二,也有不少国家不会同意大禄官方人员进入,那么就不强求。

但大家总要打开国门做买卖吧?

招揽一批民间船队,暗中给予他们极大的便利和荣耀,同样派出专业间谍,或随行买卖,或干脆在外生根发芽,以作内应……

如此循序渐进,明暗应和,既能调动主战派的积极性,又能一点点扭转反对派的心理,降低他们的抵触,大可一试。……

如此循序渐进,明暗应和,既能调动主战派的积极性,又能一点点扭转反对派的心理,降低他们的抵触,大可一试。

但董春百思不得其解的只有一件,就是秦放鹤自始至终,好像都对这些国家的情况非常了解,也很笃定只要打了,就一定能够物超所值。

按常理,他出身乡野,父亲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穷秀才,自己考得心灰意冷不说,给儿子都起名叫放鹤,可见也非什么胸有丘壑野心勃勃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可以关起门来慢慢发展。(touwz)?(net)

况且东南一带海域自来就是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如今暹罗等国屡屡兴风作浪,总叫人不得不分神,实在讨厌。若果然能一网打尽,没了隐患,资源又充足,什么搞不起来?

?少地瓜的作品《大国小鲜(科举)》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那些地方气候得天独厚,处处可见二熟三熟,随便种点什么,都够养活饥民了。

在这个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粮食就是一切,人口就是一切!

待到那时,人口激增,粮草充足,发展火器,再行北伐,去啃硬骨头。

贝加尔湖,草原,大鸡尾巴,拿来吧!

那些地方地广人稀,气候恶劣,依靠现有的人口和粮草储备,想打下来,很难!

所以急不得,需要积累,最关键的是火器的积累,科技的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人命去堆……

“回师公的话,”秦放鹤起身,从怀里掏出事先整理好的资料递过去,“弟子自小便对各地游记、风土人文感兴趣,故而一直也很专注于搜集,以往游学,或是与外地同好见了,也都爱打听一回。这天长日久的,难免发现关联……”

上辈子所学,今生十载积累,入朝后的搜集,如此种种,所有相关地理知识,都汇聚浓缩为此一本结晶。

董春接过来,随手翻看几页,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绘制了各处地图,大到高山河流,下到高低走向,四季气候变幻,极尽详尽!

毫不客气地说,这个本子拿出去,都够直接官方刊刻,用作权威了。

董春忍不住抬头看了这个未及弱冠的小子一眼,“继续说。”

“是,”看董春细微的眼神变化,秦放鹤就知道自己多年的准备起效了,“所谓风俗特产,其实都是各处地形地势冷暖变化决定的,许多地方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是我想当然,究竟情况如何,还要师公找了懂行的人问过才好。”秦放鹤谨慎道。

按照地理知识储备来看,大差不差,但毕竟这个时空的地球状况跟前世略有不同,有点出入也未可知。

汪扶风适时在旁边打圆场,“这小子冲劲儿大,也有几分小聪明,说得么,倒还在理。不过具体怎么处理,还要听您老的意思。如有不周全之处,您老……”

帮忙兜着点儿。

现在董春看他就烦。

惹事精!

收的徒弟也是惹事精!

真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现在知道让老夫照看,怎么向陛下进言之前不记得?

“哼!”董春从鼻腔中发出重重的一声,连个笑脸都懒怠给。

汪扶风对此习以为常,他脸皮厚嘛,这都不算什么。

“您看,”他搓着手,“时候不早了,这午饭……”

董春拉着脸,叫了管家来,朝两个兔崽子一抬下巴,“撵出去!”……

董春拉着脸,叫了管家来,朝两个兔崽子一抬下巴,“撵出去!”

还想吃饭?

哼!

喝西北风去吧!

汪扶风:“……”

秦放鹤:“……”

西北风刮过,天儿越发冷了。

得了,再去吃红焖鸭吧!

几天不见,还怪想的。

不用秦放鹤说,董春也是个谨慎的人,当夜就找了两个积年有经验的老矿工来,细细问过。

那两个矿工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得阁老召见,刚进来时,着实拘束,开口就结巴。

可说到专业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肉眼可见容光焕发,自信洋溢起来。

“阁老见识广博,小人惭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中一人便乐得合不拢嘴,也来了精神,“这下好了,有了这些银子,家里的屋子也能修一修,老娘的病也可请大夫治一治。”

另一人便道:“可不许张扬!免得叫人看出端倪!”

同伴点头如啄米,“那是那是。”

说完,又忍不住感慨,“世人都说董老威严可怕,怎么今日瞧着,竟十分和善。“

不过问几句话的事儿,就给了足足二十两银子!

这可是二十两,他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才得几个钱儿?有人被压死在矿井下,差不多也就这么些了。

另一人终究机灵些,隐约猜到点什么,却不真切。

可既然阁老如此慷慨,保不齐日后就有用到他们的地方……

“你说,”他抄着袖子,隔着衣裳捂了捂被冷风吹得泛红的下巴、鼻头,声音因遮挡有些沉闷,“该不会朝廷真叫咱们去海外吧?”

董阁老是谁?那是皇帝的心腹!他说的,不就是皇帝陛下说的?

“海外?”同伴没想那么远,一时有些懵,可懵了会儿,又大咧咧笑道,“海外怎得,海内又怎得?朝廷有令,难不成还有你我挑剔推辞的份儿?只要给我妻儿老少安置稳妥,有一笔银子使,哪里去不得!”

说话那人一听,先是一愣,继而也跟着笑起来,“是了是了,还是老兄你通透些!”

纵然要去,也不光他们两个,要死大家一起死,要发财大家一起发财,怕个鸟甚!

说罢,两人俱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去街边食肆打了一角浊酒,又割一大包好肥肉,并一羽油淋林肥嫩嫩烧鸡,准备带回去与家人打牙祭。

二人并肩而行,寒风呼啸间,谈笑声被撕扯得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传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