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子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30章(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730章

“好一个首先便要解决问题!那依陈卿之见,这问题该如何解决?”

朱正放下清茶,也不管一旁吓得鹌鹑似的郭攸之,直接将目光投向了陈循。

“这。。。。。。”陈循迟疑一番,将自己所猜测的斟酌斟酌,道,“众所周知,岭南的荔枝之所以在北边格外珍贵,就是因为运输不易,时常是上千颗荔枝,最后能平安抵京的只剩百余颗。”

岭南生产荔枝,杜甫都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

可见,岭南的荔枝美味可口,应该是京中贵人最受欢迎的水果。

有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可以窥得一二。

但实际上,从史书上所见,连掌管天下的皇亲宗室吃荔枝,那都是全宫上下只有上百颗。

皇妃太后之类的,一年能吃到两三颗就已经是极大的恩宠了。

可见其珍贵。

那为何岭南人吃不完的荔枝,到了京都都这样珍贵呢?

陈循顿了顿,接着道:“究其原因,皆是因为运输时间长,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需半月才能到京都,所以荔枝无法保存完好。”

“番薯从西山屯运往各地,走的是水运,所需时间皆是一个月至一个多月不等,路途遥远,所需时间与荔枝相比更加漫长,这样,就会更加容易造成它的损坏。”

“臣提议,不如将水运改为陆运,车马之速比之船舶运输更加快捷,若是每个驿站都准备好替换的快马,八百里加急处理,则路程只需半月左右,或许可缓解此运输时间过长带来的损坏。”

在他看来,番薯之所以损坏这么多,大概率就是运输时间过长。

这一点,朱正也是认同的,毕竟是新鲜的作物,没有现代冷链的保鲜技术,是很难做到像现代一样长时间的储藏运输的。

“陛下,臣认为不妥!”

可就在朱正思考的时候,一道更加响亮浑厚的声音,带着他主人特有的憨厚和迟缓,扩散到了整个尚书房。

朱正忙抬眼看去,却见是王言之一脸认真的看着自己,话中之意,对陈循的提议依然提出了反对。

“守安可有何见解?”朱正喜欢王言之这种有话直说的性子,即便先前是阁老说出来的话,他也敢直言不讳,断然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而不敢说话。

而其他人见状,却是暗暗为王言之捏了一把冷汗。

这个愣头青也实在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顶撞。

王言之朗声道:“荔枝可以八百里加急,那是因为它小巧便携,一人一包袱或者一个小盒子,连车辆都不要,一匹马便能出发,马儿能奔跑,速度自然能快起来。”

“番薯笨重,数量多达上千斤,所需车辆一多,官道就运输不了了。”

他这一言,直抵陈循刚才建议的要害之处!

荔枝才多大一颗?

几十斤,上百斤也不过是小小一车就能装下,运输起来自然能快些。

但番薯动辄上千斤,所需车的数量极大,车辆一多,队伍就庞大起来了,官道只有两车宽,要想通过,就只能排场长队依次行走,这就要求既有秩序又有速度。

而官道也不是到处都有的,要从京都郊外的西山屯运到全国各地,最远的都到了湖广最南端。

这一路上,有多少荒山野岭?又有多少土匪山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