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姐姐不恨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章 敲门砖(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林静看到那猥琐男比自己早几个站下车了,内心才舒了口气,今天这搭公交的经历实在太折腾了,现在还有点后怕呢。以后出门还是得多警醒些才行。而且从今以后包里必备一把小剪刀,遇到咸猪手直接扎!

回到叔叔家,堂妹照样是在外玩得不顾家,林静吃完晚饭帮着收拾好就躲房间里上网去了。

在qq上跟丁玲玲说起今天的公交惊魂事件,丁玲玲安慰了她一下也说起自己的一次公交经历。那时候丁玲玲的爸爸生病住院,丁玲玲独自坐公交去探望,临近傍晚才准备等公交返校。

那段时间刚好道路施工,好多车辆改道,那站台没什么人,丁玲玲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等车。不远处一辆吉普车上下来一名男子,走到丁玲玲身边说自己是军人,劈头盖脸的就问丁玲玲名字身份年龄,丁玲玲一时被那人的气质唬住了就乖乖作答。

那人还不停地让丁玲玲跟他上车,丁玲玲觉得不对不敢上他的车,车窗黑乎乎的好像车里还有人在。好在公交车到站,丁玲玲赶紧跑上车,回想一下自己也后怕,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人,万一被拉上车拖去卖了都不知道。

自小父母就灌输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走的意识,但是有时候坏人披上弱小者的外衣或者假冒正职工作人员就让人防不胜防了。

“你呀,以后多长个心眼吧”林静听了想起以前看过的拐卖妇女儿童的报道,心里都觉得害怕,出门在外真的得多留个心眼才得。

林静不喜欢以恶意去揣摩人心,但也不会无脑的去相信人云亦云,社会上虽然好人占多数,但有些阴暗角落隐藏的恶鬼总会趁机出来作乱。

“上天没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圣贤,上天也不能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成圣贤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没有所谓天生的枷锁,只要我们努力向善向上,好的命运是可期的。”丁玲玲复制了一句网上的话发给林静,安慰她不要因一时的失利太过忧心。

“是啊!反正路是人走出来的,面包总会有的,等我找到工作就找你庆祝。”林静看到邮箱里有一份面试通知,就匆匆跟丁玲玲道别,在网上搜索资料查看那公司的信息。

给林静发来面试邀请的是一家会展公司,老板白手起家,是绿城第一代会展人,组织了几场省内有名的展会,还代理过不少全国性的会展活动,是会展协会的会员。

林静的专业就会展管理方面的,所以几乎绿城的会展公司她都投递了简历。这家飞鹏会议展览有限公司,还是她在会展期刊上看到总经理的采访,所以特意发邮件投递简历的。

在邮件中林静可是通篇溢美之词一顿猛夸,把公司吹成龙头企业,赞扬老板英明神武有先见之明,看好会展这个朝阳产业抢占先机等,巴拉巴拉的含蓄文雅的表露自己的崇拜之情和投入这个行业的坚定决心。

为了得个工作机会,林静可是搜肠刮肚把能想到的溢美之词用不至于赤裸裸的拍马屁的话写出来了,简直是口吐莲花把封求职信写得像情书般动人了。

林静怀疑是老板马屁拍得爽了才愿意收个小兵来抖抖威风。

在课堂上听老师把会展业吹成朝阳产业,各种金光灿灿的大饼都画出来了就等着我们开吃了。

因此,林静对这份工作还是充满期待的,再加上东盟展会落户绿城,自己所学总有点用武之地吧。虽然她们课本还是自己老师编的,不过也说明新兴产业拥有更多机会不是吗?

面试的公司位于一栋商住楼的单元房内,虽有点忐忑林静还是按时参加面试。出乎林静意料的是,公司实在是很小,而且居然不面试直接试用了!

据说老板出差了,副总应该是老板夫人的刘姐操着一口和林静以前一样夹壮的普通话直接打发林静去业务部试工。

林静庆幸自己经过三年的努力把自己的口音改了过来,只要放慢语速轻声细语的说话,自己夹壮的口音就可以控制得没那么严重,要不可做不了电话营销。

没错,她的工作就是打电话。办公室里还有几个财院的男孩子跟她一样是应届毕业生,她们的工作就是人手一本黄页广告挨个给上面的汽配公司打电话,然后邀请对方参加汽配展并传真资料过去,还要做好电话记录。

所谓的招展工作无非就是邀请客户去参加展会罢了,其实就是做销售,门槛很低,不看学历看能力。没能力的赚个几百块的保底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有能力的一个月赚上万也不是难事。

林静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段子:青年向大师哭诉:“大师,我高考失利,考不上大学,父母责骂我,女朋友也离我而去,请您收下我,让我皈依佛门吧!”只见大师拿出一叠高考资料……青年恍然大悟:“大师是叫我不要放弃高考,明年再战是吗?”大师摇头说道:“施主,我们这里只招本科以上,你还是先回去考上本科再过来面试吧!”

这年代没学历连和尚都当不成了,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了。读书是目前改变阶层最有希望的途径了,连这机会都没抓住就别怨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挣不到钱买不起房了!机会永远只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懒人总要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代价的。

一个星期的试用期分文没有,只有成功招到客户参加展会才有提成。林静悲催的发现,自己学了几年的会展策划管理,结果根本就是什么都没学成,而且学校里重点教的全是泛泛之谈,实际上最基本的招商招展销售方面的内容根本没学过,现在也只有从头摸索了。

每天就是不停地打电话发传真,就像大海捞鱼,悲催的是连个意向客户都没有。

更打击的是,同行的四个男生耗了两个星期了,眼看这展览还有一个星期就截止招展工作了,他们也是一个客户都没谈下来。

其实他们做的就是最基础的筛选工作,有意向的客户也轮不到这些新手来跟进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