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关于神的战争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佛说:你进寺来面佛,佛在外面看你。(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六世达赖(1683——1706)仓央嘉措,大家都记得他流传很广的《见与不见》,这位西藏历史上生平神迷、极具才华、又最受争议的喇嘛写出了他的心声: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

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二《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四《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五、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我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七无题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他用极具艺术的语言天才,深刻描绘由爱到极致,又被残酷的现实所阻隔的心理描写,既有哲学的思考,也有爱的无奈与真谛。每一个心底存有爱的人,亨利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仓央嘉措的诗歌。

二月二,恰巧是个双休日。小弟对大家说,整天待家里看电视,人都没精神了。咱们去逛庙会吧。都说好。亨利和弟弟分别掺着老爹老妈,忙着上了15路公交。车上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去看热闹的人,人人打扮的焕然一新,小孩子叽叽喳喳闹着,问了一位老者,才知道逛庙会其实是赶集,真正的庙倒是在往北的张姓村里。

十字路口被赶庙会的人挤了个水泄不通,连公交也被迫停了下来。亨利他们看到:头顶飘扬着五彩的气球,有传统式的,也有现代各式卡通造型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点。有鞋帽服装,各种地方小吃,日用小百货。也有卖桃木剑和各种驱魔的铜镜,咒符等等的。过去的迷信,市场化后被以文化传统的方式推出,颇值得人玩味。最高兴的要数小孩子了,他们跑着,笑着,闹着,让空气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亨利和家人下了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了会热闹,就挤出人群,往北面山坡上的庙里走去。经人指点,他们才在一处不起眼的门廊处找到了寺庙所在地。庙门并不起眼,到是门上的对子很有意思:你进寺来面佛,佛在外面看你。

进的庙门后,向左一拐,眼前豁然开朗。想不到在这偏僻的原上小村落里,还有这么一幢三层建筑的庙宇。一层自然有门神,文殊菩萨,观音等等。在一处偏僻的角落里,亨利找到了药王孙思邈,出于职业的习惯,自然要拜一下了。烧香亨利是不愿意的。谁让p25高了又高呢?观音普度天下,也要拜。其他就恕没时间了额。

在二层的左殿里。亨利看到了记述领袖毛主席和佛教的一段渊源:说的是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解放战争前夕,曾来某佛教庙宇小憩,还抽了一签。看来无论是谁,都愿意用伟人来炫耀自己。当然还有各级领导,名流,来寺庙的题字,照片等等。这也成了所有寺庙里的一景。在二层向南的外围矮墙上,挂满了香客们求福的祈福袋。亨利随手翻开几个看了看,都是写的期盼家人幸福平安,高榜得中,爱情美满,等等。虽然樱桃好吃树难栽,生活幸福等不来。除了用双手外,人们还是希望一切能帮助他们完成心愿的力量存在。尽管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上到千佛殿的时候,那一千个镀金的如来佛像盘旋成莲花状,还是亨利愕然。每一个小小如来佛像的底座上,都刻着香客出资人的姓名。足见他们对那些人的尊重。如果我们的那个什么会。能给捐款人发条充满人情味的感谢短信。说明钱都干了什么,还会有信任危机吗?

亨利想:缺乏对人的起码尊敬,大概是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吧。

站在殿的三层,看着远处的咸阳城。火车鸣着笛快速往西去了。可惜唐僧去取经的时候,没有现代化的运输工具。要在今天,发个伊妹儿,把经文做成个文件,一秒种就搞定了。但也就没有了西游记。也就没有了儿童们儿童节的快乐。

亨利他们听村里人说,离此往东新建了一座道教的寺庙。决定趁热打铁,也去浏览一番。记得小时候看过八仙过海。什么倒骑驴的张果老呀,扇个大芭蕉扇的钟汉良呀,吹笛子的蓝采和,坐在莲花上的何仙姑,还有那个玩一手好剑,好做好事,老是被狗咬的吕洞宾;等等。除了这些,就是金庸先生故事里的丘处机领的那七个小心眼的所谓正人君子。还有就是出身道教,后来成了所谓明教的张无忌了。亨利对于道教的所知,仅限于此了。来到新建的道教的寺庙。只见门前雕梁画栏,刻着道教人物的故事。院落两旁仔细介绍了道教的渊源和养生之道。亨利很奇怪正殿里的八仙怎么只有七个,问了那儿的女主持,她也说不清楚。也不知筹建这个寺庙的宗教委在小地方怎么这么不注意呢。临走时,那个让人敲钟收善款的所谓道人黏住他们非要让捐款,不得已出了五元。信什么可以自由选择。强人所难恐怕就违背道的本意了。

下了车。走近道回家。从北平街右拐的巷子里漫步回家。小摊上的水果蔬菜五颜六色,各式小吃吆喝的很是热闹。亨利他们挤过人群,只见一座有着高高窗户,西式尖顶的建筑坐落在街的南面,仔细一看,是一基督教堂。因为已经下午了,礼拜时间已经结束。里面静悄悄的。走了进去。门口走廊挂满了教会礼拜,捐款,洗礼等各种活动的照片。进得礼拜大厅。正中自然有基督的塑像了。有趣的是:右面倒是挂着一台液晶显示屏。还有一台投影仪放在台前的桌子上。把现代科技和宗教结合起来,颇有意思。记得好像前几年梵提冈的教皇公开向世界为他们在几百年前迫害伽利略道了歉。而我们那个侵略烧杀抢掠的邻居,却怎么也不承认他们的罪行。真是死不悔改呀。

这座基督教堂的隔壁是一座真主教堂。亨利他们也顺便参观了下。除了一个信奉耶稣基督,一个信奉圣母玛利亚。别的也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那个在前殿扫地的主持很是健谈。大讲他去过耶路撒冷。朝拜的路上多么热闹。他认识什么什么人。看来无论是谁,虚荣心都是有的。亨利问他阿拉伯人为什么要和以色列人打仗呢。他也说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是:上帝造人的时候,怕人不好管理。就让人们操不同的语言。因为无法沟通,所以就有了各种纷争。

有一次给一位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女生办离校手续。亨利看她迁往地是一寺庙。遂忍不住劝道:你妈养你多不容易啊,怎么就出家了呢?她正色曰:道不同,不与相谋。亨利愕然无语。

亨利家三代人曾经挤住的10平米的屋子,现在成了一寺庙的左殿。本着修旧似旧的原则,原来的砖墙已经风化严重,仍然再用。窗户换成了仿古式。亨利用数码相机照了一张照片。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他们曾经以佛为临。想必能保佑他们健康幸福吧。呵呵。

在短短的一天里,尽览数教,也算是休息的有点收获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