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青归来后的“两件事”,不到半日,就传遍了整个天都。
武帝姬皓听着高公公对他详细描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后,不禁大笑:“他还是如当年那样风风火火潇洒不羁啊!哈哈哈哈!”
高公公是知道武帝和叶长青关系的,这些年武帝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不顾形象地大笑过了。人人都说当皇帝好,可谁又知道要当一个好皇帝有多难,首先就要学会忍受孤独,与当年的亲朋好友保持距离,放下自己心中的情义,当一个心怀天下的孤家寡人。
“是啊,叶天师还真是不拘小节。他那句,礼物留下,人都走吧。奴才第一次听到也是不禁失笑。”高公公见武帝高兴,于是在一旁附和道。
武帝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很快就平静下来,于是正色道:“给朕拟一道诏书,正月初十,着天都三品以上官员,登黑山,观九鼎。”
魏丞相府。
“没想到当初说叶长青回来的传闻居然是真的。”魏无忌紧锁眉头,心里在思索着什么。
“这个传闻我也听说了,可当时我以为是假的,毕竟人都消失十五年了,怎么会突然回来呢?”吏部尚书杜真疑惑地问道。
魏家和杜家乃世交,两个家族都是天都的普通家族,唇齿相依多年。如今魏无忌鲤跃龙门,他身边的人自然也鸡犬升天了。不过,杜真也是其中能力最强的一人,要不然也不会被魏无忌举荐为吏部尚书。
“难道是......”魏无忌仿佛是想到了什么。
“是什么?”杜真问道。
“没什么。不管他回来是为了什么都不重要,大天师无法插手朝纲,对我们就没有影响。”魏无忌说道。
“说的也是。我府里还有些事,那我就先告辞了。”杜真点点头,然后向魏无忌辞别。
魏无忌招来管家:“去送送杜尚书。”
杜真就在管家的陪同下离开了,没人看到他离开时悄悄地看了魏无忌一眼,然后神色如常地离开了。
“有道,今日是大年初一,不要舞刀弄剑的,不吉利。”魏无忌看着自己的独子拿着把刀从堂前走过。
那年轻男子听到声音转过身来,露出他那张英俊不凡的脸庞:“父亲也信这些?”
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因为这涉及鬼神之说。人人都说有鬼神,可谁又真正见过鬼神?
魏无忌慢吞吞地喝了一口茶,拖了点时间想好了措辞,于是说道:“这不是信不信,而是约定成俗。就像吃饭要用筷子,新婚要穿红袍。大年初一不适舞刀弄剑。”
魏有道点了点头:“父亲所言甚是。不过孩儿昨日听人说起个词,一曝十寒,孩儿不甚理解,望父亲解惑。”
魏无忌答道:“这一曝十寒的意思是......”魏无忌刚一开口就知道自己上当了,于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不想再与这个孩子争执,于是说道:“也罢,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魏无忌双手抱拳:“告辞。”然后,提着刀头也不回地走了。
刑部尚书府。
没人知道,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刑部尚书秦峰,兵部尚书辛岳和工部尚书邵西坡借着拜年之名私下里在刑部尚书府集合了。
“两位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满脸皱纹花发稀疏的老刑部尚书秦峰开口问道。
“看法?叶长青回来好像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吧?大天师可从来都不插手朝政的。”五十岁左右的兵部尚书辛岳说道。
“你呢,你有什么看法?”秦峰又问一旁默默不说话的工部尚书邵西坡。
“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相对年轻一点的四十模样的邵西坡开口道。
辛岳听了这话,略显不满地开口:“机会?有什么机会?年轻人可不要随意乱说话。”
辛岳此人能力不错,做事谨慎,可有一个缺点却怎么也改不掉。那就是偏信比他年长的老人,认为人越老,见识越多,做事就会越沉稳,同样的,他也认为那些年轻人做事毛躁,难堪大任。所以,他掌管的兵部,随处可见头发花白,手脚不便的老官吏。甚至,被其他五部的人戏称兵部为“拐”部,因为这里用拐杖的人太多了。
秦峰却开口说道:“不急,先听邵尚书说说。”
邵西坡显然是知道辛岳性格的,所以也没有生气,心平气和地说道:“此次,魏无忌升任丞相,自古文武相对,他身为文官之首势必会打压我们三部。大元帅之位至今空缺,我们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实难与如今圣眷正隆的魏无忌抗衡。”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这与叶长青又有什么关系,他是大天师,又不是大元帅,和我们根本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辛岳不耐烦地说道。
邵西坡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接着说道:“他与我们是没有关系,可他和当年的大元帅却是关系颇深。”
邵西坡此话一出,辛岳仍是满头雾水,秦峰却双目精光一闪。
邵西坡开诚布公地说道:“此事我也是偶然听人说起过,那人也是语焉不详。具体的事情,我相信秦尚书应该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匆匆把我俩叫过来。我们既然来了,也希望秦尚书能为我们解惑,大家携手共度难关。”
辛岳听到这,才知道原来邵西坡来之前就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原因,而自己却是那个唯一蒙在鼓里的人。
秦峰笑了笑,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此事关系重大,还望二位原谅我刚开始没有告诉你们就把你们请过来。”
邵西坡点点头说道:“理解。”
辛岳见两人都望向自己,就强压住自己心中的不快,说道:“接下来请有话直说,此事出得你口,入得我耳,绝不外传!”
秦峰见此,也就不卖关子了:“此事还要从二十五年前说起。”
“二十五年前,有三个年轻人因为机缘巧合同时入学稷下学宫,又因为志趣相投,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三人五年同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年纪最大的大哥拿下了第五届的武状元,二哥则拿下了那年文举的榜眼。”
听到这,辛岳不禁屏住呼吸,第五届武状元不就是后来的大元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