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青河县有一个小村庄,叫桃花村。桃花村偏僻,也没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只有满村不知何时种下的一棵棵粗壮的桃树,春天一到,桃花十里。这里的百姓以种地为生,民风淳朴,与世无争。
村里人很少出去,只在过年时让几个青壮的小伙去镇上买点年货,因为离得远,因为没有钱。这样的日子虽平淡清苦却也有好处,不管外面多乱,桃花村却一直保持着安宁。
村里的房屋大多是茅草盖的,讲究的就用木头盖,只有一间看起来是那么不同。房子由一根根青脆的竹子盖成,看起来相当精致。底部由几根交错横斜的木头支撑着,两侧是huáng sè竹子做成的梯子。门前是一块菜地,种着郁郁青青的菜,四周用细细的篱笆围着。
房子的主人名叫陶潜,十年前带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来到了桃花村,说是遭遇了山匪,家人都死光了,就剩他和他的侄儿侥幸活了下来。村中人可怜他,让他住下了,还热心地拿出各家的食物轮流招待他。后来发现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识字的,村里人都尊称他陶先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屋内一个明眸皓齿,小脸圆圆的小男孩在摇头晃脑。
“嗯,不错。”一个中年男子,穿着青布长衫,淡淡地回到。他看着那孩子,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眼睛平静深邃得像一汪泉水。
小男孩是十年前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经长大,名叫李白。
这名字的由来呢,也有一段故事。当初陶潜刚来的时候,李白还是个吃奶的婴儿,陶潜虽是个有本事的人,可也不能凭空变出奶来,急得他满头大汗。幸好当时村里有个妇人刚好生了个娃,村长陪着陶潜来到那妇人家,把事情说了下,希望那妇人喂些奶给李白。那妇人的丈夫二话没说就应下了,陶潜自然对人家千恩万谢。
喂奶的时候人家问起,这孩子叫什么名。陶潜又愣住了,心想,好像把孩子给我的时候没告诉我叫什么呀。最后只好说,孩子的父母还没有给孩子取名,本准备满月的时候再取,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碰到了山匪,害了性命。
桃花村本就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热心的村里人一听说孩子还没取名字,一个个过来帮忙取名字。
“我觉得叫狗子好,名字取得贱,好养活。”
“我觉得同福不错,这孩子小时候遭罪,长大了肯定有福气!”
“还是铁牛好,长大了和牛一样壮。”
村民们热烈地讨论着,陶潜揉了揉额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叹了口气。是我上辈子欠你的吗?为了你我去和别人要奶,还要被这么多人烦。
那孩子也不吵不闹,眨巴着两只大眼睛看着他。
像啊,真像她。以前她每次有求于他的时候也是这样看着他。那个温柔如水,永远一袭白衣的奇女子。
“就叫李白吧。”陶潜说,他的声音不大,甚至可以说有点小,可却深刻地出现在每个人的耳朵里,仿佛外面的杂音再大,也影响不到他的话。
“好名字,李白,很好!”村长说。村长哪里懂这个,但他知道陶潜陶先生是识字的,读过书的人起的名字哪能比自己这些人差?村长赶快表明了立场,表示自己和陶先生有一样的品味。虽然我起不出好名字,但我品味高啊!
村民们一听,连村长都说好了,那肯定是好的,便纷纷附和。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句:“陶先生,我婆娘刚怀孕,您给取个名字呗!”
好家伙!是谁这么贼!居然想到了这个,村民们瞬间沸腾了,比刚刚讨论给李白取名字还要热烈。毕竟李白不是自己家孩子。
“陶先生,我刚娶一个老婆,您看能不能给我儿子取个名字!”
“陶先生,我儿子叫柱子,三岁了,改名字不方便,要不,您给我孙子取个名?”
陶潜揉了揉额头,感觉又头疼了
“那我能出去玩了吗,叔?”小男孩忽闪着两只大眼睛,期待地看着中年男子,似乎怕他不答应,又说:“我答应了阿虎今天和他去叉鱼的,书上说了,人无信不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叔,我不能说话不算话啊。”阿虎大名叫周虎,他娘就是小时候给李白喂奶的妇人,因为这个,李白在村里和阿虎的关系是最好的。
陶潜听他说了一大堆关于诚信的话,忍不住笑了一下,说:“你这个小滑头,想去就去吧。”
小男孩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急匆匆就跑了出去。
“白儿,当心点,早点回来。”陶潜站在门口说。
小男孩回头招了招手,“知道了,叔,看我抓条大鱼回来!”
陶潜看着那孩子,知道他多半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无奈地笑了笑,拿起了放在房子底部的农具,整理起了门前的菜田。
“白哥,你怎么才来呀,等你好久了。”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孩说。
“你又不是不知道,叔每天都逼我背一大堆书,背不出来不准玩。要不是我聪明,背的快,哪那么容易出来。”李白一边脱掉上衣挽起裤管,一边说。
阿虎酸溜溜地看着他。村里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就要学着种地,长得壮实的,就和老猎户去山里打猎。在村里人看来,读书写字远没有会种地实用,所以,村里人大多都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字。
李白小心地摘下挂在脖子上的玉佩,那是他父母留给他唯一的东西,也藏着他的一个秘密。李白拿着根自己用竹子做的鱼叉,向小溪里探了探脚,缓缓地步入了小溪里。
树林荫翳,阳光透过枝叶的空隙,撒在溪面上,波光粼粼。两个少年赤着上半身,挽着裤脚,高兴地在小溪里叉着鱼,不时发出欢笑的声音。
日落西山,李白蹦蹦跳跳地拎着两条叉到的鱼回来了,鱼嘴用自己编的麻绳串了起来,拎着很方便。
“回来了?去屋里洗洗,全是鱼腥味,水我已经烧好了,我去把鱼烧了,你洗完就可以吃饭了。”陶潜接过那两条鱼向厨房走去。
“嗯。”李白乖巧地应了声。
一个一尘不染的小桌子上摆了几道材料简单却色香味俱全的菜,鱼是李白叉的,菜是自己种的,肉是陶潜帮猎户疗伤猎户送的,米是用卖桃花酿的钱买的。
注:本书中的国家是大周,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有一座郡城和四座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