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客二字,对后世而言太过典型,当初取这个名字,一为纪念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二来初来乍到的秦放鹤多少心存戏谑……
但无论如何,他从没想过公开。
迄今为止,知道川越客真实身份的人不过一掌之数。
其中孔老爷子和书肆的孙先生早已亡故,所谓的秘密也随他们的离去而尘归尘、土归土,自不必担忧。
剩下的秦山、孔姿清,都不会对外宣扬。
至于秦山的父母、兄弟,只知秦放鹤写过话本,但具体写的什么,用何笔名,均未曾过问。
其余的白云村村民们,更只隐约听说秦放鹤因会读书识字而在镇上谋了一点体面文书营生……
时隔二十余载,这个几乎已被秦放鹤本人遗忘的笔名陡然从尘封的记忆中翻出……还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短暂的感慨过后,秦放鹤终于真情实意地对那位未来的弟子苗子起了点别样兴趣,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可邀友人归家……”
他要亲自会会那小子。
升任首辅后,秦放鹤提出的第一个提议就是修路。
大规模修路。
“凡连通省府州县及主干道,皆要以砖石铺路,力求平整,两侧皆设排水管。一则往来军情民政通达,二则利于百姓,不至雨雪阻塞,又可抑制疫病滋生……”
历来各地致富也好,各国信息战也罢,核心就是“快”。
在这个没有电子通讯的时代,道路是否平整,交通是否便捷,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上限。
铁路毕竟只能作为主干,更细致的枝干,仍需“公路”补足。
修了路,清理掉各种尖锐垃圾,就能顺势推广附着橡胶轮胎的独轮、双轮车,快捷轻便,不必再忍受颠簸之苦。
一环扣一环,他已筹谋许久。
常言道,新官上任二把火,昔日董春上任分权、打蒙古,胡靖上任集权、打交趾,现在秦放鹤只是提出想修路,众官员甚至觉得:“就这?”
您真的不打算再打哪儿吗?
有官员赞成,就有官员反对,理由是耗费太过:
“秦阁老所言固然有理,然不乏重复冗余之嫌,若论军情政务,各地自有官道、驿站,日夜轮换不息;若论民情,一则百姓安土重迁,轻易不会远去,二则如今的路也非不能走,何必劳师动众?
算上交趾新分二省,如今我朝合计二十四省,其下府州县镇无数,若依秦阁老之想,大兴工事,何止万万里?所需砖石土木自然要户部拨款,此为其一;再者又需人工,历来各地工事多交由地方厢军和农户徭役支撑,如此,是否负担过重?”
现在的交通凑合凑合也不是不能用,这么费钱的事儿?不用了吧?
之前就是您一力主张修铁路、造大船,如今又要修甚么公路,就非要在这上头死磕?
对外打仗还能发财呢,这修路……纯花钱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有异议(touwz)?(net),就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头文*字小说)?[(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况且这话说得有理有据,秦放鹤也不因被公然驳斥而羞恼,当即掏出事先写好的奏本呈上。
天元帝先行看过,又传与太子看了,再命内侍宣读。
众人之所以反对,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花钱!
如果动不到国库的银子,谁管你怎么折腾呢?
于是秦放鹤就给众人算了一笔账:
如今的路虽然能走,但极度依赖天气,每年遇到雨雪天气便会阻断交通,不乏车马沦陷,也需要人力清理、推动,劳心劳力,并不实惠。
且没有减震,颠簸严重,使得纯木制马车消耗很大,隔段时间就要更换车轴、检查车轮等。
尤其运输大宗粮草等物资时,更是自出发之日起便叫人提心吊胆,稍有变化便会拖延进度。
修路所需砖石固然要钱,但可以分年分批修,平均到一日一地,不就跟白捡一样吗?
用这点微不足道的投入与旧路的人力、车马消耗、日期拖延等对比,简直不要太划算!
好耳熟的说辞!
天元帝不禁失笑,本能看向下方,似欲与人分享,谁知视线滑落的瞬间便是一怔,话到嘴边却又停住。……
天元帝不禁失笑,本能看向下方,似欲与人分享,谁知视线滑落的瞬间便是一怔,话到嘴边却又停住。
啊,都不在了啊。
当日秦放鹤做蒸汽机车,朕率户部尚书董春、兵部尚书胡靖、工部尚书杜宇威亲往验收,论及耗费巨大时,他便是这样说的。
可如今呢?
那几位爱卿,却在何处?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啊!
“再者,此举也大益于民生、治安。”此时秦放鹤正详细列举各地历年失踪、死亡案件人数,并未留意到天元帝的神色变化,“本地案件暂且不论,诸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难出政绩是其一,但还有另一项众所周知,却难以启齿的原因:
交通不便,近乎与世隔绝,肮脏污秽。
那些烂泥路,每逢雨雪天气必然一塌糊涂,更有百姓随意倾倒粪便垃圾。一旦天公不作美,必有疫病横行!
如此议了几日,户部和工部联合算了一回,大体得出每丈的单价,再分摊到每年的财政开销,权衡利弊之后,百官也就说不出反对的话了。
天元五十六年十一月,在外游学的阿姚回京成亲,同来的还有一人。
“晚生冉壹,洛阳人士,拜见秦阁老。”
声音洪亮,举止大方,身姿挺拔,上首的秦放鹤微微颔首,“抬起头来。”
冉壹闻声抬头,倒也是个浓眉大眼的好模样,一双眼睛格外亮,里面盛满了年轻人特有的对未来的憧憬和雄心壮志。
被秦放鹤打量片刻,冉壹似乎有点激动,小麦色的面皮下隐隐泛红,秦放鹤就笑了,“我曾说过,待到你中举,可再来京城。”
言外之意,既已中举,何故不来?
阿姚一听,眼睛都睁大了,看向冉壹的眼神也不对了。
好么,我拿你当兄弟,你竟图谋我父?!
冉壹顾不得许多,忙道:“阁老容禀,当年有幸得阁老书面提点,晚生深有所悟,一直在外游历,受益匪浅。中举后本欲径直北上,又恐日后不得远行,故而慕名前往清河府瞻仰,不曾想偶遇秦兄,一见如故……”
这番话不仅回答了秦放鹤的问题,同时也向阿姚做出解释:并非我有心隐瞒,实在是没想到秦兄你都中举了,竟不一路向北,还会折返县学去……种地!
偶遇,确实是偶遇。
阿姚听罢,脸色稍缓。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便知是端茶送客之意,不敢再做打扰,也未流露出丝毫失望的神色,平静行礼,“晚生告退。(touwz)?(net)”
阿姚也摸不大清秦放鹤的意思,但知道父亲自有道理,当下也不多问,亲自带着冉壹去客院。
两个小的一走,秦放鹤颇觉冷清,便问家中仆从,“夫人和大姑娘哪里去了??(头♀文字小说)_[(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那仆从就笑,“老爷忘啦,今日是荣安郡主开马球赛的日子,夫人和姑娘都去了。”
原本估摸着少爷得过几日才回来呢,况且荣安郡主亲邀,不好不去。
秦放鹤失笑,“是了,我竟忘了。”
晚间阿芙母女归来,得知阿姚提前回来,喜不自胜,又是一番亲热不提。
冉壹闻讯也出来拜见了,十分恭敬,得了几样表礼,复又回到客院温书。
阿芙赞许道:“倒很沉得住气,不似寻常年轻人毛躁。”
方才她已听秦放鹤说起傍晚书房里的事。
“他曾祖父曾官至知州,颇有政绩,祖父、父亲也都有功名,世代书香,大面礼仪自然是不错的。”秦放鹤笑道。……
“他曾祖父曾官至知州,颇有政绩,祖父、父亲也都有功名,世代书香,大面礼仪自然是不错的。”秦放鹤笑道。
大家出身的孩子,从不会走路就开始学各种礼数了,进退举止自有章程,倒不必额外操心。
“既如此,他怎会无字?”阿嫖疑惑道。
这于理不合。
秦放鹤看向阿姚,笑而不语。
阿姚摸摸鼻子,“约莫是想求父亲赐字……”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既为官宦之后,自然不会事到临头还没有抓取,想来冉壹之前就与父亲接触过了,大约得了某种承诺,恰恰年纪又合适,所以他本人和家中长辈都做了两手准备:
若秦放鹤收他为徒,阁老亲为爱徒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