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后去,天元帝一直郁郁寡欢,而五月又是太后寿诞所在,追忆昔年热闹场面,天元帝不禁越发伤感,连续多日茶饭不思,十分消瘦。
皇后与太子等亲眷频频安慰,奈何收效甚微。
但太后离去一世的影响不仅限于此:天元帝好像终于意识到了死亡的可怕。
他开始感到焦虑,甚至是恐惧。
上天绝不会因为你是一国之母,还是一国之君而停下收割的脚步。
他第一次如此清楚地意识到:几年之后,朕也会死去。
若为常人,或许可与友人倾诉于二,可作为一国之君,压抑情绪早已成了本能。
但偏偏这世上的许多事,越是压抑,就越会刺痛。
太医私下也与皇后说:“亲人故去之痛,非比寻常,非三言两语可抹平,能疗愈者,唯时光尔。只是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陛下正是该保养的年纪,如此情绪内敛,一切不好的都窝在体内,长此以往,便如小舟载物,终会不堪重负,恐于龙体有碍,要是能寻个机会发出来就好了……”
说得简单,可想让一个紧绷了大半辈子的帝王情绪外露,谈何容易!
即便能做到,又有谁敢承受可能伴随的天子一怒呢?
天元帝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可内阁和翰林院众人却都敏锐地意识到了他的敏感,御前行事越发谨慎,说话之前也必要斟酌再三,尽量不提反对意见。
但同样的,天元帝也觉察到了他们的变化,不禁恼火,“朕问什么你们都行行行好好好,自上而下竟长了一张嘴吗?如此曲意逢迎,阿谀奉承,朕要你们有何用?朝廷养你们又有何用!”
眼见内阁一群兢兢业业的老大人被骂得狗血淋头,太子忍不住帮着说话,“父皇明鉴,诸位大人绝无此意。”
太子一开口,众人心中便暗道不好。
连日来陛下心中郁闷,难免向着亲近的人撒气,太子处境本就微妙,这个时候撞上来,不是引火烧身吗?
果不其然,话音刚落,天元帝的目光便嗖的甩过来,冷冽如刀,“太子果真好涵养、好胸襟、好气魄,朕唱了白脸,你出来唱红脸,朕还没死呢,就急着收买人心了吗?”
这几年因太子努力上进,父子之间的关系大为缓和,私下里也经常说笑,如今这一番刀子一样的话迎面砸来,直接将太子砸了个头晕目眩。
他面上泛白,冷汗涔涔,慌忙跪了下去,“儿臣不敢,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啊!”
是了,是他被这几年的好光景冲昏头脑,忘记了天家无父子,所谓父子,前头先横亘着君臣之别啊……
太子一跪,内阁和翰林院众人也都风声鹤唳起来,如大风拂过的麦穗般纷纷拜倒。
“陛下息怒!”
其实刚才那话一出口,天元帝自己也有点后悔。
太子为人如何,他再清楚不过,可……自打太后崩逝,他的脾气确实有些失控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但是众人这么一跪,却又显得他多么可怕一般!不禁有些羞恼。
怎么,朕就那么吓人吗?朕是暴君吗?
天元帝越想越窝火,很不耐烦地甩甩袖子,“散了散了!(touwz)?(net)”
“是……?()『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太子带头起身向外退去,到了门口却又停住,低头沉吟良久,似乎遇到了难题。
以董春为首的内阁众人经过他身边时,也发现了他的反常。
借着整理袍服的动作,董春朝太子轻轻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说话。
陛下重情,当年卢芳枝犯下重罪都能因为师生之情放卢党一马,如今更是生母崩逝,其心中的压抑和悲痛难以想象。上位者好颜面,讲究喜怒不形于色,可是这些痛苦的情绪在心中不断积压,便如火山涌动,迟早要喷发,而喷发的对象往往是亲近之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天元帝自我消化。
虽然听上去可能有些残忍,但这无疑是风险最低的办法。
太子明白董春的意思,但……这是他的父亲呀!
孤乃一国太子,便要有太子担当,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所以太子用力吸了口气,闭了闭眼,还是大步折了回去,噗通一下跪倒在天元帝跟前,声泪俱下,“父皇!皇祖母崩逝,儿臣也痛彻心扉,儿臣深知无法与父皇感同身受,可您与皇祖母,便如儿臣与您,如今儿臣眼见您日夜思念、渐渐消瘦,实在是,实在是心如刀绞,恨不得以身代啊父皇!”……
所以太子用力吸了口气,闭了闭眼,还是大步折了回去,噗通一下跪倒在天元帝跟前,声泪俱下,“父皇!皇祖母崩逝,儿臣也痛彻心扉,儿臣深知无法与父皇感同身受,可您与皇祖母,便如儿臣与您,如今儿臣眼见您日夜思念、渐渐消瘦,实在是,实在是心如刀绞,恨不得以身代啊父皇!”
董春等人俱都大惊,柳文韬更是骇然色变。
这,这要命啊!
这不是逼着神走下神坛,化为凡人之躯吗?让陛下卸下防备,谈何容易!
一个闹不好,玩得过了火……十个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的铠甲都被人撕扯了,颇有些恼羞成怒,当下高高扬起巴掌。
可眼见太子声泪俱下,竟像是连性命都豁出去了,天元帝又不忍心责骂,转而将桌子拍得啪啪作响,气得眼睛都直了,“反了,简直反了!”
董春却松了口气,也懒得跟翰林院众人解释了,反手往外摆了摆,“去吧。”
这群后生,连孔家的、金家的都比不上。
翰林院众人如蒙大赦,麻溜走了,内阁众人也放轻脚步往自己的屋子蹭。
天元帝此人,情绪很少外露,如果真是盛怒,反而可能是云淡风轻,偏偏这样失态,才证明他真的开始倾泻情绪了。
胡靖脸上也有了笑模样,“太子纯孝,乃天下之福。”
此事风险极大,可除太子之外,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也正因为风险大,所以他们才不敢让太子去做,可如今太子偏偏主动去了……
能侍奉这样的未来储君,他们身为朝臣也觉得安心。
董春嗯了声,对外头正擦冷汗的胡霖招招手。
胡霖麻溜儿上前,“阁老?”
董春低声道:“陛下与太子父子闲话,难免动情,最好先叫太医院预备着。”
先前陛下还坚持食素,更兼寝食不安,身体虚弱,这突然情绪上涌,可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胡霖一阵后怕,“是是是,阁老到底思虑周全,奴婢这就叫人预备着……”
说完,忙打发可靠的内侍往太医署去了。
因太子迟迟未归,詹士府那边也是忐忑不安,尤其宋琦年纪大了,直接就吞了保心丹。
隋青竹耿直,当下道:“若太子有失,我等必要死谏!”
郭玉安便头痛道:“且稍安勿躁,我观陛下重情,太子仁厚,未必会如何。”
别动不动就死谏死谏的,搞得好像陛下多么残暴一般,难怪你隋青竹分明立功,如今陛下却不大爱叫到跟前。
这张口闭口就要死谏,谁受得了?
又过了两个时辰,宫中各衙门开始轮流用饭,才有人递出消息来,“内情不得而知,不过听说传了太医,又让煎药,太子亲自在跟前尝药、侍奉……”
宋琦等人便都松了口气,“好了好了!”
此事一过,太子之位便稳如泰山!
次日休沐,无需上朝,可各地的折子依然不停地往宫中飞。
今日是胡靖和柳文韬轮值,看到其中一份折子后,不禁十分惊讶,斟酌片刻,还是原封不动转到御前。
递了折子,柳文韬借口更衣来到外面,悄悄找了心腹来,如此这般说了一回,“速去报与忠义伯知晓!”
昨日天元帝首次与太子说了真心话,情绪激动时,又吐了两口淤血出来,吓得太子不轻。
不过稍后太医诊治过后,却道恭喜,说乃是数月来憋闷所致,如今吐出来,也就好了一大半。
故而今日天元帝颇觉精神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