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小鲜(科举)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 214 章 试运行(一)(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段南起北直隶,北到辽宁的铁路被命名为“直辽铁路”,整个九月,卢实和高程都在带着工研所众人反复上蒸汽车测试。

所有人都很紧张,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和金钱,万一最后测试出来不能用,都不用政敌攻讦,这群人就得原地把自己吊死。

所幸结果是好的,遇见的一点小问题,也马上修补了。

九次测试结束后,卢实正式宣布,直辽铁路可通行,众人原地欢呼!老泪纵横。

为了这个,许多人已经两三年没见家人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项堪比神迹的工程势必会载入史册,而他们这群人,往后的千千万万年也将随丰碑一起,虽死而永存!

折子递上去之后,据说天元帝高兴得一宿没睡,次日上朝还极度亢奋,大赞工研所能干。

众朝臣表面恭贺,实则心思各异。

有人难免有点酸,他娘的,这么多银子扔进去,换我,我也行!

但以礼部尚书柳文韬为代表的许多人已经在考虑下个问题:

陛下说十月会亲自去主持开动仪式,我能有幸跟去吗?

此事如此重大,据说当日邸报会连夜印刷,迅速传遍全国,而史书上也必然有所记载。

想想吧,天元四十一年十月某日,天元帝亲自登临人类史上第一台蒸汽机车,随行的大臣有首辅董春等等。

多么气派!

只要能跟着去,族谱都够格单独另开一本!

这个“等等”,就很有搞头啊!

柳文韬率先向董春发起旁敲侧击,“阁老,您看上回车头问世,我便无缘得见,如今……这几年国外屡屡来朝,倘或来日使团问起,我这个礼部尚书却一无所知,未免有点不像话。”

董春是首辅,又管着户部,主事的还是他亲徒孙,说句不中听的,天元帝不去他也要去,至少去看看这么多银子扔进去,到底得出个什么来。

“定春啊,”如今董春就非常气定神闲,越发从容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此事需得陛下拍板。”

柳文韬就笑,“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过若得阁老您美言几句……”

不是说可载重数万斤吗?也不差我一个啊!我还不到两百斤!

让我去!

“太子监国,自然也要留人守家,”董春听了,但什么都不应承,“此事非陛下心腹、朝廷肱骨不可为。定春,你我身为人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何能有这般挑肥拣瘦的念头?不好,不好啊。”

天元四十一年十月十九,大吉,诸事皆宜。

天元帝率以首辅董春、次辅胡靖,阁员兼工部尚书杜宇威、礼部尚书柳文韬、欧阳青为首的一班臣子前往东北大营车站,举行剪彩仪式。

同行的还有秦放鹤及工研所众人、翰林院和国子监代表等。

太子与一干留守臣子送行。

望着渐渐远去的车队,失落之余,太子更多地感受到了兴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奋和紧张。

这是他成为太子后第一次独立监国(touwz)?(net),是考验?[(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也是机遇。

“殿下,风大,该回去了。”宋琦上前说。

太子最后看了一眼车仗,“好。”

前往东北大营的路上,柳文韬难掩激动,本就善于捧哏的他越发娴熟,竟还临场做了一篇相当不错的赋,辞藻华美、气象恢弘,众人都夸好。

蒸汽机车首次出行,除一干高层和随行护卫之外,后面十多截车厢内满载粮种、兵械、粮草等物,重达三万五千多斤。

运抵白云港后,这些物资将被分成两份,分别走旱路和水路运往辽北和驻扎南北汉城的军队,用作战后重建。

在今后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内,蒸汽机车都不会被作民用。

十月中旬已经很冷了,早在天元帝一行人抵达之前,蒸汽车就发动起来待机,老远就能看见月台上弥漫的水汽和灰烟。

一路上禁军重重把守,出入都要三次核对身份,凡有可疑,当场扣下,审三代。

待众人抵达,得到讯号的司机立刻操作着发出一声嘶鸣。饶是涵养功夫过人,天元帝等人也被吓了一跳,回过神后,又纷纷大笑起来。

“虽说不是活物,可会说会动,朕瞧着,也颇有灵性嘛!”天元帝胆子极大,率先笑道。……

“虽说不是活物,可会说会动,朕瞧着,也颇有灵性嘛!”天元帝胆子极大,率先笑道。

众人复又笑起来,各色溢美之词翻涌,什么陛下胆识过人,陛下乃天子龙威,区区凡物,自然奈何不得等等。

秦放鹤自认对这一套流程也算熟悉,但一干老前辈珠玉在前,竟也显不出他来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此时呈现在眼前的蒸汽机车早已鸟枪换炮,与当日天元帝等人坐过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冰冷而巨大的车身高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他看着口鼻间喷出汹涌的白汽,又迅速消散在空气中,与周遭的一切迅速融为一体,忽然有种过去和未来交织重叠,近乎荒诞且梦幻的蒸汽朋克感。

伴随着几长几短的汽笛声,蒸汽机车缓缓驶出站台,外面所有人都发出热烈的欢呼,第二轮鞭炮齐鸣,汹涌的硝/烟瞬间笼罩了整座站台。

秦放鹤这才意识到,从昨天晚上起,他就一直悬着心。

直到此时此刻,感受着身下传来的遥远又熟悉的,有节奏的“况~且~”摇摆,那颗心才慢慢落回实处。

成了,竟然真的成了?!

蒸汽机车的舒适度远不如后世高铁,但相较马车,仍堪称平稳。

第一次坐这个的柳文韬无法克制地流露出惊喜,看着向身后飞速略过的风景,啧啧称奇。

已经有过一次经历的天元帝就笑话他,“定春呐,你也是一朝阁老,这般大惊小怪。”

柳文韬老脸微红,再开口时,竟以袖拭泪,激动不已。

“老臣,老臣这是高兴得,高兴得……”

众人便都发出善意的笑声,很有些感同身受。

这是,何等的神迹!

不,这不是神,而是人,活生生的人做的!

神不能做到的事,人力可达!

看着一圈儿老头儿笑开花,秦放鹤也是百感交集,竟也有余力胡思乱想起来。

照眼下这节车厢的人才配备,很难不叫人浮想联翩啊!

坏消息是权力过分集中,但凡有人把这车厢炸了,这个帝国就要动荡。

好消息是沿途禁军严格把守排查,无一疏漏。

当然最关键的是以目前火器的发展水平,根本炸不动。

秦放鹤偷偷给柳老爷子递了块手帕,老头儿飞快地擦了脸,顾不上被人笑话,努力把满是褶皱的老脸贴到琉璃窗边,贪婪地看着外面飞速掠过的景致。

啊,多好啊!

经过几年反复改良,如今的蒸汽机车满载时速也可达约三十公里,相较后世成熟期的六十到八十公里,自然远远不足。

但这一趟,却足足提前了数百年之久!

需知当下马车满载的时速也不过二十公里上下,遇到这样冷峻的天,地面坚硬湿滑,还会更慢。而且马匹累得很快,达到最大负重后,每隔一两个时辰就要停下来休息、吃喝,局限性很大。

所以这一趟蒸汽机车,已经是当世载重量最大、时速最快、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工具,没有之一!

行驶中,秦放鹤与卢实、高程交替介绍沿途会遇到的情况:

“……此行共计四百一十里,其中每百里会停靠一次,加水加煤,每次约两刻钟,原则上是不下车的……”

兵部尚书胡靖立刻提出问题,“就是四百里中间停靠三次?一日可达?”

秦放鹤点头,“是。”

算上中间三次停靠的一个半小时,正常情况下,全程也不过耗时七个多小时,不到四个时辰,货真价实的朝发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