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小鲜(科举)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 194 章 京城风云(二)(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几乎是天元帝话音刚落,秦放鹤便立刻后撤半步,一撩长袍行了跪拜大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然何急耶”

想让我死请直说,但我这刚办完差事返京,连家门口都没来得及进,您是不是太着急了点

天元帝“”

短暂的沉默后,天元帝看着地上那一团,突然久违地记起某个真相

啊,这是个无赖啊。

“爬起来回话”天元帝没好气道,“谁让你死了”

秦放鹤麻溜儿爬起来,依旧垂着头,只稍稍抬眼瞄了他一下,然后又飞快地低下去。

您猜

天元帝捏捏眉心,差点给他气笑了,“朕不过随口一问,你也随口一答就是了,又说的什么混账话”

顿了顿,又不自觉放软语气,“权当两个当爹的闲聊,问问这份家业可传与谁”

说完,又指着秦放鹤磨牙,“朕还没问其他大臣呢,你师公都没这个福气,你还委屈上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知好歹

秦放鹤完全不接受职场洗脑,这种打灯笼上茅房的福气给谁谁要啊。

还“权当两个当爹的”您这不是不拿我当外人,而是不拿我当人。

他木着脸道“微臣今年一十有六,四殿下已过而立”

剩下的,不用再说。

听听,陛下您自己听听您儿子都比我大,差辈儿啦

君父,君父让当孙子的选个儿子当爹,这合适吗

天元帝面无表情,秦放鹤只好继续道“微臣只与其父相交,并不熟其子,所以不能言。”

“朕让你说。”天元帝懒得跟他绕弯子,“出得你口,入得朕耳,再无第三人知晓。恕你无罪。”

说到这份儿上,再不接茬就该死了,无奈之下,秦放鹤只好中规中矩道“凡立太子者,无非立嫡立长立贤”

天元帝长叹一声,难得显出几分愁容,“若朕有嫡子,万事可解矣。”

所以隋青竹敢提立太子,完全是在扎天元帝的心窝子,是真的不怕死啊

秦放鹤心道,那也未必。

古往今来,以嫡子之尊顺利继位的也不算太多。

“恕微臣斗胆,”他继续道,“如今无嫡,则先看长,然寿王有瑕,不足以服众,唯以贤论。”

现在实际上的皇长子是三皇子寿王,当年也最得天元帝宠爱。

奈何他早年耐不住躁动,昏了头,竟掺和到官盐一案中去,还顺道拉了四、五两位皇子下水,此乃大瑕,故而如今朝中支持者寥寥无几。

倒是四、五两位皇子,当时还算年幼无知,也没有直接参与,不算什么。

说得不好听一点,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立谁为太子都没差。

秦放鹤揣度天元帝的心思,估计也是有点看不上这几个成年的儿子。

不然但凡有个出类拔萃特别

偏爱的,早就主动立了,何必等到隋青竹当众来逼

天元帝再叹,一言不发。

他何尝不知啊

也就是这个小子,敢这么说真话了。

有时天元帝看满朝文武人才辈出,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汇聚天下英才,自然满足。

但若以父亲的身份来看,回头再看自家的嗯,也还是个人难免嫉妒。……

但若以父亲的身份来看,回头再看自家的嗯,也还是个人难免嫉妒。

若立四皇子,那将三皇子置于何处

且他的才能也不过尔尔,等后头那几个小的长起来,万一有特别出色的,皇四子不占嫡不占长,若再不够贤能,更显名不正言不顺,又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待到那时,自己也老了,若依旧清明倒也罢了,尚可主持大局。

若熬不到主弱臣强,非盛世之兆。

见天元帝久久不语,秦放鹤也知他为难,索性推心置腹道“请恕微臣直言,臣本起于草莽,得遇明主,不胜欢喜,唯鞠躬尽瘁珠玉在前,再难评断。”

一句话这几位皇子,都不如您多矣

天元帝盯着他看了几息,忽然笑了,“废话”

秦放鹤“是”

您还怪自信的咧

“子归啊,”天元帝背着手,轻叹一声,“朕也是知天命之年了。”

他曾经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怕,可如今却发现,也不尽然

他怕老,怕死,怕有朝一日不能亲眼看着宏图伟业实现,怕后继无人,辜负了这片大好河山

“卢芳枝之流活跃时尚且八十有余,陛下何惧”秦放鹤道。

远的不说,内阁那群老爷子加起来都三百多岁了,多精神呐

平心而论,他觉得天元帝应该是长寿之相,而且据董春私下透露,太医署那边的脉案一直也都颇平稳,天元帝本人也很注重养生,如无意外,再活个一十年不成问题。

所以一干心里有数的老臣还真不大急着立太子。

皇帝还能生嘛,多攒几个比比看

若有真龙降世,哪怕到时候年岁小,留个靠谱的辅政大臣班子带一带不就成了

毕竟当今继位时,也才堪堪弱冠之年呐,不算没有前例。

现在就立太子,那四皇子也三十了,倘或天元帝再活个一三十年,届时就是五、六十岁的太子,未必能熬得住,只怕又生乱象。

所幸天元帝也没真打算逼着秦放鹤说出个一一三来,那一句“珠玉在前”真是既欣慰又沮丧,又随意说了两句之后,便打发他出宫了。

后头一干内侍捧着一大堆赏赐之物,秦放鹤对带头的拱手道“劳烦诸位跑一趟,我离京颇久,妻小多仰仗师父师娘照看,理应先去拜谢,便不同诸位一道了。”

那内侍笑道“百善孝为先,应该的,秦大人先请。”

众人看着秦放鹤上了家里送来的马,这才往秦家去了。

秦放鹤没去汪家,直奔董府而来。

于门口

滚鞍落马时,管家亲自迎上来,笑道“大爷、三爷都陪着阁老下棋呢,就差您了。”

两边都没提前通气,但汪扶风和庄隐猜到秦放鹤会来请安、商议,而秦放鹤也猜到他们会猜到自己过来,所以都一声不吭来这边碰头。

熟门熟路进到里间,果然董春正按着两个弟子棋盘上挨虐,汪扶风皱巴着脸,听见门口的动静活像见了救星,直接丢开棋子,“呦,钦差大人回来了。”

董春哼了声,到底没同他计较。

秦放鹤整理下衣裳,依次给三人见礼,先简单说了一师伯苗瑞那边的情况,再说此次南下所得,最后又说起今日天元帝的问话。

“谁人当得太子之位”一出,连董春的呼吸都放缓了。……

“谁人当得太子之位”一出,连董春的呼吸都放缓了。

而听到秦放鹤公然说什么“珠玉在前,再难评判”,汪扶风忍不住喝道“大胆”

你小子南下一趟,越发包天了,几位殿下再不济,也是龙子,岂是你可以任意评判的

秦放鹤熟练地低头挨训,对这种久违的感觉又爱又恨。

啊,就是这个味儿,有长辈替我操心、收拾烂摊子的味儿

训完了,再听秦放鹤说天元帝回复“废话”时,又整齐地陷入了沉默。

董春“”

汪扶风“”

庄隐“”

泱泱大国之君,自信点儿应该的

汪扶风就发现,每次这个弟子跟天元帝君臣独处时,对话往往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尾,哪怕过程险而又险,但最后都会有惊无险。

“你这一趟也辛苦了,”还是董春见过世面,率先回神,难得当众表示了疼爱,“看着也瘦了,回家歇息吧。陛下可曾给假”

“陛下说中秋将至,给了我一个月的假。”秦放鹤道。

今天都八月十一了,但凡路上耽搁几天,他又得跟金晖一起过中秋多膈应啊。

“陛下说了叫你去哪里么”汪扶风问道。

“没有,”秦放鹤摇头,迟疑片刻,又不大确定地说,“我离京许久,期间发生的许多事也不清楚,倒不好妄自揣测,不过总觉得陛下似乎不太想让我离开翰林院。”

“这也难免。”庄隐笑笑,“你以一己之力折腾出两个烂摊子还没完呢,去了别的衙门,自然不如翰林院召见便利,也太扎眼了些。”

若他升往别处,金晖也不能留,可偏偏这一届新科进士们没有特别锐利出色的,没人带的话,天元帝用起来也不顺手。

但若天元帝果然有心培养这小子,不去六部轮值也不大可能。

单看他老人家如何取舍。

秦放鹤笑笑,“您说得对。”

“那些你先不要管,安心休养便是。”董春道,“天色不早了,去吧。”

“是。”秦放鹤行礼告退。

汪扶风也站起来,“师父,我跟着小子一起走吧。”

董春嗯了声,轻描淡写道“这棋局我记下了

。”

言外之意,别想跑,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继续下

汪扶风“是。”

苦也

师徒俩离了董府,秦放鹤又顺道去汪家见了师娘姜夫人和师兄汪淙,自有一番寒暄不提。

众人也知他急着回去与家人团圆,并未苦留,只看了,知道平安无恙也就放心了。

说来也怪,方才同师门众人说正事时,也不觉得怎样,此刻从汪家大门出来的瞬间,秦放鹤突然很想家。

非常非常想。

于是他甚至来不及等随从跟上,脚底生风一般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瞬间化为夜幕下的一缕轻烟,狂奔而去。

在金鱼港的一年多,秦放鹤无数次梦见家,梦见家所在的那条街巷,这里的每一片瓦、每一根草,都烂熟于心。

而当他真正穿梭其间时,这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充斥着鼻腔的京城的空气的味道,瞬间便安抚了腔子里那颗思乡之心。

惊喜是不存在的,早有管事的在门外翘首以盼,老远瞧见便喜形于色往里喊着报信儿,“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惊喜是不存在的,早有管事的在门外翘首以盼,老远瞧见便喜形于色往里喊着报信儿,“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爹”

秦放鹤刚到门口,一身红衣的阿嫖就从里面冲出来,一下子蹦到他身上,搂着脖子带着哭腔喊“你怎么才回来我和娘都想死你了”

小孩子们的成长快得惊人,也才一年多不见,阿嫖就成了个大姑娘,挂在秦放鹤身上,叫他有种梦幻般的喜悦。

“是爹爹的不是。”

一抬头,阿芙那双沁着水色的眸子也现在眼前。

当着众人的面,她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秦放鹤抱着阿嫖主动上前捏了捏她的手,“我回来了,辛苦你了。”

阿芙想笑的,可唇瓣一动,眼里就滴下泪来,因分不出手去擦,忙推推腿边虎头虎脑的小子,“去。”

两岁多的小子仰头看着抱着自家姐姐的高大男人,大眼瞪小眼,良久,扯着嗓子来了句,“你是谁呀”

“傻子,你爹”阿嫖大声道。

“爹是啥”阿姚茫然。

阿芙胡乱抹了泪,闻言失笑,戳戳儿子的脑瓜,“供你吃,供你穿”

“那是娘啊”阿姚捂着脑门分辩。

娘每月都有俸禄银子的嘛,给我和姐姐吃穿,家里有没有爹也没啥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