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小鲜(科举)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 33 章 课业繁重(一)(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正式开学上课第一日,非常精彩。

各科先生陆续与新晋秀才们见了面,介绍了自己的来历和科目,又一一摸底。

原本众新生正值春风得意时,难免有些膨胀,总幻想自己满身才学抱负,只恨无人赏识,指不定哪天便要飞黄腾达了。

结果那甲班教诸子百家的张先生,教史的李先生,竟然都是三甲同进士出身,其余诸班的教师也是正经举人,顿时人都傻了。

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能中进士就是千里挑一的天才,自然要加官进爵,乃至为朝廷辟土开疆,可他们,可他们竟然蜗居在一座小小的县学内,当教师?!

座次也是按成绩来,秦放鹤将陈嘉伟的震惊尽收眼底。

他很能理解这种心理落差。

这就好比现代大学生们各个自视甚高,觉得毕业后自己肯定看不上大学老师这份破活儿,结果一问后发现,老师们各个硕博起步,而他们……却连不挂科都难。

陈嘉伟有小缺无大恶,终究同学一场也是缘分,秦放鹤便低声提醒道:“多想无益,陈兄,你我日后好生用功也就是了。”

陈嘉伟骤然回神,愣了下才点点头,“秦兄所言极是。”

是啊,教师是教师,他们是他们,来日如何尚未可知,此时多想无益。

正说着,却听李先生突然点了秦放鹤的名,笑眯眯看着他,“你是本届案首?”

秦放鹤点头,语气中并无一点自傲,“是。”

确实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甲班原本有二十五人,其中有近一半都是历年案首。

若人群中只一人有光环,必然十分显眼。

可若人人皆有光环,那么没有光环的那个也会十分显眼。

陈嘉伟下意识抬头看向前方若干案首,刚刚努力放平的心态又有点崩。

一般来讲,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考试内容不会涉及史书,但四书五经之中亦不乏历史典故,大家多少会有些了解。

故而李先生笑了下,好像说今天中午食堂卖炖肉一样平淡地丢出问题,“世人皆道汉武帝穷兵黩武,你以为如何?”

先拿案首开刀。

秦放鹤:“!!”

县学这么猛的吗?!上来就这么刺激?

难怪世人皆说考秀才和考举人完全是两码事,前者考背诵,后者……多少就有点无法无天了。

古代文人制度其实是非常矛盾的,它既受制于封建皇权,却又因文人治国,而给予他们极大的言论自由。

小小章县县学都敢说这些,可想而知,再往上的府学、太学,乃至翰林院,又会是何种情形。

秦放鹤陷入思考。

对历代君王的评判古已有之,好话歹话都说全了,现在再让他评价,其实很难给出新意。

所以这道题看似简单,反而不好答。

答得太过保守,难免叫人看轻;可若太张扬,又叫人觉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得你不过小小秀才,如何敢于先贤比肩,实在轻狂。

想来在场的不过秀才,李先生也未必指望听到什么惊世之言,摸底是其一,下马威是其二。

不过须臾,秦放鹤心中便有了计较。

他抬起头来,目光直视李先生,“学生以为,此题当从三点说起。(touwz)?(net)”

不错,临阵不乱,颇有大将之风。

李先生暗自点头,“哦?哪三点??()?『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就这么会儿工夫,你还列出一二三来?

“其一,夫人君者,护我疆土、保我百姓,为江山一统,为山河永固,此命天授。昔日北方游牧猖狂,铁蹄踏我山河,视我中原百姓如草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国家,国家,国即为家,”秦放鹤看向四周同窗,抬高声音问道:“敢问诸位,若你我之家园遭强人劫掠凌/辱,难道要坐视不理,任其来去么?!”

世人都说年轻气盛,很大程度是在笑话他们容易被煽动,但正是这份热血,才是世间最宝贵最赤诚之物。

话音未落,众学子便纷纷出言响应:……

话音未落,众学子便纷纷出言响应:

“自然不能!”

“打他!”

“天下没有这般道理!”

“此仇不报,枉为男儿!”

成功发动群众之后,秦放鹤满意地收回视线,复又看向李先生,“所以为国者为君者,该打,要打,当打应打,此为扬我国威,保境安民。”

看,非我一人所愿,众人皆是如此。

“其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与国战,所需甚大,亦要满朝文武协作……如此大战,需得倾举国之力,长此以往,国库空虚已是必然……”

秦放鹤略略停顿,语气措辞稍变,变得更加浅显直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皆是旁观者清,若身处其间,只怕也……”秦放鹤叹道。

“如果怎样怎样”

“换做是我怎样怎样”

“本该怎样怎样……”

可是“如果”,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后人论史,谁不是马后炮?

知道结果后上帝视角看全局,哪个不是诸葛亮?

不过以史为鉴,仅此而已。

李先生听罢,颇有些感慨,“你年纪虽小,行事却沉稳,不错,坐吧。”

又看陈嘉伟,“你对古史知得几分?”

秦放鹤的发言调动了众人情绪,众学子也不禁对接下来的对话多了几分期待,俱都扭头望过来,饶有兴致等着他回答。

陈嘉伟本就紧张,又有秦放鹤珠玉在前,越发怕丢了脸面,本能地不想落后,“学生……学生与秦兄差不多,差不多。”

陈嘉伟前后考了将近十年,虽是这几日才入学,可在座之中也有曾与他同场竞技者,听了这话便有些好笑。

若你果然与秦兄差不多,怎得今日才考进来?

之前不入县学,是不喜欢么?

孔姿清更是皱眉不快。

你怎么敢?

李先生依旧面带笑意,仿佛未看见学生们的小表情,“可知楚霸王?”

这题我会!

陈嘉伟心头一喜,立刻挺胸抬头,回答铿锵有力,“知道!”

“那若你是楚霸王,可会乌江自刎?”

啊?陈嘉伟当场呆住。

直到此时此刻,他好像才终于意识到,恐怕日后的问题,都是书本上没有答案的。

真正的读书读透了,便是如此。

若我是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卷面上写出来不算什么,可难不成日后你入朝堂,对上官、对陛下,也要做个活哑巴?

谁又等得了你写卷面!

李先生摇了摇头,又问今年的第三名牛士才,“你以为如何?”

牛士才与陈嘉伟年纪相仿,只是人有些矮胖,看着便憨厚,闻言老老实实答道:“学生愚钝,若换作学生身处楚霸王被围垓下之局,也无计可施……”

又细细说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

听了这些,秦放鹤倒是对这位素来沉默寡言的同窗有了新的认识。

不知牛士才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其实非常巧妙地将李先生的问题范围缩小了,直接锁定到楚汉相争的尾声,也就是四面楚歌之时。

项羽得此结局,当真时也命也,很大程度源自他的性格和经历。如果从小就开始改变,鹿死谁手自然难断,但若直接来到被围垓下时,就真如牛士才所言,天王老子来了也难以逆转。

想那项羽自小顺风顺水,为众人拥戴,心性高傲,这就注定了他为人刚直,宁折不弯。

而刘邦有韩信用兵如神,彼时围困,项羽的主力部队都被打残了,仅存200人突围,已是不世之勇!

他或许能逃一命,但是屈居一隅……项羽岂能受此屈辱?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真的退至江东,以刘邦的野心和麾下大将、兵力,他日卷土重来,再行剿灭也未可知。

坐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刘邦要称霸天下,就不可能留一个活的项羽。

所以到了那个地步,项羽必死无疑。

牛士才的回答不算突出,但也绝不丢人,他坐回去时,陈嘉伟觉得全班同学都在嘲笑自己,脸上滚烫一片。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活之困,解了后顾之忧,自当全力读书,方不辜负此番际遇。

李先生教学灵活风趣,自由度很高,但是教授诸子百家的朱先生却很有些古板,上来就要秦放鹤等人将书本念上百遍,也不管他们到底会不会。……

李先生教学灵活风趣,自由度很高,但是教授诸子百家的朱先生却很有些古板,上来就要秦放鹤等人将书本念上百遍,也不管他们到底会不会。

秦放鹤很不适应。

史书倒罢了,他的确有所疏漏,然朱子百家等已经完全背会的东西再读一百遍,就好比上了大学还每天抄写1+1=2一样,纯粹浪费时间。

有那个功夫,我背一本《史记》不好吗?

最初秦放鹤试图与朱先生沟通,说自己确实已会了,可以任凭他检查,但是希望自己能和其余的前辈同窗一样学习新的知识。

奈何朱先生不同意。

“子曰,温故而知新,做学问的事,必要踏踏实实……”

温故而知新……照这么说,一辈子都能常看常新,那我还要看一辈子不成?

人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秦放鹤也不与他纠缠,下课后直接去找了山长。

山长之前就得了周县令的吩咐,叫他多照看着秦放鹤,此时听了这话倒也不意外,当即请了朱先生来叫他现场考较。

朱先生对秦放鹤这种越级告状的行为非常不满,干巴老头儿当场吹胡子瞪眼,说他浮躁,眼高手低等等。

“诸子百家恁般深奥,那是会背了便学会了的么?你如此心高气傲,来日必要吃亏!”他痛心疾首道。

他是打小这么过来的,之前的无数父辈祖辈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就固执地认为这才是唯一的方式方法。

秦放鹤可以理解,却不想接受,仍旧坚持自己的诉求:“先生尽可以出题,若有不好的,学生再学就是。”

你还挺会安排!朱先生把眼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许迟到早退,也不许懈怠,我时时要抽查的。”

能得到这样的准许,秦放鹤已然心满意足,当地一揖到地,郑重道谢,“先生用心良苦,学生自然明白,必谨遵教诲。”

倒还乖觉。

朱先生这才从鼻腔中发出一声勉为其难的哼,转身朝山长拱拱手,大步流星去了。

洗得微微泛白的袍子在他身后圆润鼓起,飞扬的边角,像振翅欲飞的蝉。

秦放鹤又向山长行礼道谢,对方笑得十分慈祥,“朱先生为人虽有些古板,话也不大中听,但心是好的。”

秦放鹤道:“先生教诲的是,学生心里也明白,日后自然尊师重道。”

其实似朱先生这般愿意让步的先生,已经算不上固执了,原本他还以为会有一场硬仗。

山长打量秦放鹤几眼,满意地点点头,放他去了。

秦放鹤出来时,孔姿清已经在外面树荫下着了,也不知来了多久。

而刚与他擦肩而过的朱先生的背影,似乎越发气鼓鼓,小老头儿走起来都一跳一跳的。

夏末的蝉叫得声嘶力竭,仿佛已经预知到死期将至,在路边树上拼了命地燃尽最后一点光华,震耳欲聋。

对他来找山长一事,孔姿清好像半点都不惊讶。

“办好了?”

“办好了!”秦放鹤笑起来,一身轻松。

两人并肩往回走,边走边说些杂谈:

“我那里有几本好书,日后朱先生的课上,你可以读一读。”

“……”

优秀学生代表公然怂恿我课上开小差。

他就知道,之前孔姿清肯定也跟朱先生对着干过!

山长背着手,立在窗边,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他的进度稍慢些,齐振业竟会感觉到惭愧!

惭愧!

这种心情竟然会出现在自己身上,齐少爷感到空前震惊。

孔姿清斜了他一眼,凉飕飕道:“哦,难为你还有良知。”

简直可歌可泣可喜可贺。

齐振业:“……”

信不信饿把这碗咸汤泼在你那张白嫩小脸蛋儿上?

如此猫狗大战般的现场,秦放鹤已然见怪不怪,木着脸喝了半碗咸汤,发出由衷感慨:“真难喝啊!”

午饭还行,可晚饭这都什么玩意儿?

刷锅水吧?!

难怪允许学生自掏腰包开小灶,就这种伙食天天吃,谁也受不了啊!

不远处一位前辈笑呵呵道:“可不是难喝?中午炒菜的锅底兑水煮的!”

秦放鹤:“……”

合着真是刷锅水!

幸亏我吃住不花钱!

他忽然想起什么,扭头看向孔姿清,满面震惊地看着他面不改色将汤喝光。……

他忽然想起什么,扭头看向孔姿清,满面震惊地看着他面不改色将汤喝光。

你还真好养活啊!

正想着,孔姿清用完饭,动作优雅地用帕子擦了擦嘴,然后面无表情地“呕~”

齐振业:“……”

秦放鹤:“……”

家里也不是没有那个条件,倒也不必这般吃苦耐劳。

做学问的课程每天都有,但骑射却是错开的,一天骑一天射,保证身体能得到充分休息。

这两样秦放鹤都没什么基础,难免郑重。

都说穷文富武,这话实在不错。

弓、箭、靶场,马、鞍具、骑装等等,看得见的少则数十两,多则几百上千两,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又要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他连床单被褥都是粗棉布的(touwz)?(net),哪来的钱弄得这样好衣裳!

也不对?()?『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他与那齐姓商户和孔家的少爷走得极近,二者都不缺银子,想来松手贴补也是有的。

秦放鹤不知陈嘉伟所想,正有点紧张,“陈兄以前可曾学过骑射?”

陈嘉伟沉默着摇头。

他的曾祖父曾经中过举,也曾有良田数百亩,但父亲那一辈就败得差不多了。

家境么,倒也罢了,又有一干亲友帮衬,供应他读书自然不在话下。然一匹普通驽马便要数十两,又要保养,另外聘请骑术师父,实在折腾不起。

秦放鹤就搓了把脸,自胸腔内挤出一声沉闷的“唉”。

陈嘉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短短两三天之中,他对秦方鹤的为人也有些了解,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平心而论,很难让人讨厌。

其实陈嘉伟是有些佩服他的,他似乎从来不介意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出来,比如贫穷,比如不善骑射。

他就做不到。

“但我以前骑过骡子,想来也有相似之处……”陈嘉伟不想被人孤立。既然孔少爷那边走不通,就想围魏救赵,走秦放鹤这条路。

反正就态度来看,对方对自己也没什么恶意,大约能行吧?

骡子比驴子体格大,耐力强,又比马匹便宜,性格温顺,是民间最常见的出行工具之一。

秦放鹤闻言便有些羡慕,“真厉害啊。”

他连驴都没骑过。

陈嘉伟能看出他此言发自真心,难得能有什么比对方强,心里也松快了些,当即滔滔不绝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难的,牲口也是活物,顺着它的性子来也就行了……”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教骑马的黄师父见了,也忍不住跟着笑,却还不忘安慰秦放鹤,“你年岁小,身子骨也软,其实正是学骑马的好时候,只要用心,要不了多久也就能跑了。”

秦放鹤刷的看向他,双眼放光,“如齐振业那般?”

他一定要把那厮按在地上摩擦!

黄师父诡异地沉默片刻,“你野心还不小。”

那齐振业来去如风,骑术眼见着比孔姿清都好些,分明是打小在野外狂奔练起来的,寻常人如何比得?

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马匹是活的,有自己的思维和习惯,在学习前期,生疏的骑手其实是拗不过马的。

并非马服务于骑手,而是骑手要努力去适应马、了解。

到了后期,才能讲配合。

一匹马少说也有几百斤,站着比人高,凑近了就很有压迫感,坐上去之后,骤然拔高的视线又是一重压力。

秦放鹤努力放松,忽然觉得非常神奇。

夏日骑装甚薄,贴在马腹上时,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皮肤之下传来的温热,以及马儿每一个动作之后带动的每寸肌肤、每条肌肉纤维所引发的每一次抖动。

于是上马之后,零基础的慢班便状况百出:

有畏高,上了马背之后便双腿发抖,瑟缩不敢坐直了的。

有过分紧张,双手死死揪住缰绳,马不舒服,一个劲儿甩头乱走,吓得骑手越发紧张,恶性循环的的……

一位马术师父带五六个学生,亏得他们经验丰富,饶是如此,也有些焦头烂额。……

一位马术师父带五六个学生,亏得他们经验丰富,饶是如此,也有些焦头烂额。

半日下来,好些新生叫苦不迭,有腰酸背痛的,有抽了筋的,还有走路迈鸭步的,不一而足。

秦放鹤练太极,未曾有一日中断,故而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少地瓜无一不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现代人想全方位碾压?

做梦去吧!

这哪里是两位好友,分明是行走的家庭教师!

秦放鹤一边感动,一边咬牙坚持,仿佛重回当年高考、考公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连轴转。

对于这种免费得来的知识,秦放鹤从来都是宁滥不缺,技多不压身嘛,不学白不学,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学校真的是很好很好的地方,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人可以以最低成本学习技能,实现阶级跨越的最佳场所。

为此秦放鹤还单独给自己做了一张进阶版课程表:

每天早起半个时辰,照例练太极,之后拉弓二十次,带箭射十五次。

然后背乐谱、识五音,恶补乐理、乐器相关知识,了解对应的历史典故。

之后跟大家一起上课,晚饭后再接受两位好友的小灶,练习骑射,并且活动筋骨,然后顺带回顾一天所学,查缺补漏。

看了他的课程表后,孔姿清和齐振业终于展现出有生以来头一次默契,俱都静默无言。

秦放鹤挑着一对黑眼圈,精神异常亢奋地问道:“怎么样,没有死角吧?”

“那个,弟啊,”过了许久,齐振业才挠着头,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是不是漏了什么东西?”

这个表吧,乍一看很厉害,再一看确实很厉害,可就是哪儿哪儿觉得不对劲儿。

秦放鹤睁大满是血丝的眼睛看了一遍,“没有吧,这不时间利用得很好吗?”

非常充实!

孔姿清神色古怪地瞅了秦放鹤一眼,“是不错,但有一个问题。”

他伸出食指,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